蒙、元時期先後行用兩種蒙古文字。一是蒙古畏兀字,一是八思巴蒙古字。它在發展民族文化,保存蒙、元時期豐富的文化遺產等方面起瞭重要作用。

  蒙古畏兀字 創制於成吉思汗時期(1206~1227)。蒙古原無文字,據《蒙韃備錄》、《黑韃事略》等書記載,慣用刻木記事。成吉思汗建國時,以畏兀字母書寫蒙古語,稱為蒙古畏兀字。畏兀字即古回鶻字,源於粟特字,是一種拼音文字,創始於8世紀。原為自右右向左橫寫,後改為自左向右豎寫。共有字母二十個左右,各時期有所增損。蒙古畏兀字以畏兀字母拼寫蒙古語言,亦自左向右豎寫。自1206年以來,逐漸在蒙古族中行用。蒙元統治者用以書寫詔令文書,並曾用以譯寫《孝經》、《資治通鑒》、《貞觀政要》等漢文典籍。現存蒙古畏兀字文獻,最早者為蘇聯列寧格勒所存1225年移相哥刻石(或稱成吉思汗石)文字五行。中國所藏1240年紫微宮碑蒙古畏兀字三行(《元代白話碑集錄》)也是較早的一種。元朝建國以後,刊有蒙古畏兀字的碑石,現有多種留存在中國各地。北京故宮圖書館藏有元代刊刻的蒙古畏兀字與漢字對譯的《孝經》,是罕見的古籍。元世祖忽必烈命八思巴制作蒙古字頒行後,蒙古畏兀字不再作為官方文字,但仍在民間行用。

  八思巴蒙古字 元世祖忽必烈在1260年即位後,封授吐蕃薩斯迦喇嘛八思巴為國師,命他制作蒙古字。至元六年(1269)正式頒行,稱為蒙古新字,次年又改稱蒙古國字。至元八年規定:“今後不得將蒙古字道作新字。”八思巴新制的蒙古字由此成為官方法定的文字。這種蒙古字系依據藏文字母改制而成。藏文字母來源於梵文字母,橫行拼寫。八思巴制蒙古字,改為方體,自上而下直寫,自右向左行,當是參照瞭蒙古畏兀字和漢字的書寫及構字方式。八思巴蒙古字共有字母四十多個,用以拼寫蒙語,也拼寫漢語。字母基本通用,但有些字母在拼寫蒙語和漢語時,代表的音值不同。現存八思巴蒙古字文獻,主要是保留在中國各地的碑石和歷代收藏的拓本,以及官印、錢鈔等文物上。廣東南華寺保存的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聖旨原件,是現存元代八思巴蒙古字的珍貴文獻。《事林廣記·蒙古字百傢姓》和傳寫本《蒙古字韻》將漢字與拼寫漢語的八思巴蒙古字對照,是當時的識字課本。此外,現在還可見到八思巴蒙古字拼寫藏語的佛經殘片。至元六年元世祖頒行新字的詔書,曾明確規定,以新制的蒙古字“譯寫一切文字”,實際上是企圖以一種通用字母拼寫蒙、漢、藏等各民族的語言。這是中國文字史上的一次創造性的嘗試,也是制作漢語拼音字的第一次嘗試。但由於同時兼顧幾個民族的語言,在表示音值和構制字體時都不免存在各種缺陷。采用漢字方體字形拼寫蒙語,以一個方體字拼寫一個音綴,致使語詞割裂,不易識讀,不如蒙古畏兀字以詞為單位構字,便於讀寫。

八思巴字百傢姓《事林廣記》卷五/續集十二下

  元朝一代,八思巴蒙古字始終作為官方文字行用。元朝亡後,北元也還用以鑄造官印。此後,八思巴蒙古字漸不通用。蒙古畏兀字經過改革,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