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傢、軍事傢,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字仲弘。1901年8月26日(清光緒二十七年七月十三)生於四川省樂至縣復興場。1916年就讀於成都甲種工業學校。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在巴巴黎參加工人運動。1921年10月因參加中國留法學生的愛國運動而被押解回國。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春擔任重慶《新蜀報》文藝副刊主筆。同年秋入北京中法大學學習並轉入中國共產黨,在李大釗領導下從事工人、學生運動。1926年初畢業於中法大學文學院,後被派回四川,在舊軍隊中做黨的秘密工作。1927年春到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任該校中共委員會書記。同年8月趕上南下的南昌起義部隊,任第十一軍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團指導員。起義軍南下失敗後,與朱德等整頓餘部,轉戰至湘南,1928年1月參與領導湘南起義。同年4月和朱德率部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於井岡山地區。此後,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政治部主任兼第十二師師長,軍委書記、前委書記,第六軍政委,中共贛西南特委書記,第二十二軍軍長,江西軍區總指揮兼政委,西方軍總指揮等職。參與領導創建和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及中央蘇區的反“圍剿”鬥爭,曾兩次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兩次獲紅星獎章。1934年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南方任中共中央蘇區分局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堅持瞭三年艱苦的遊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參加組建新四軍,歷任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江南指揮部、蘇北指揮部指揮,領導開辟蘇南、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組織指揮瞭黃橋戰役。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重建新四軍軍部,任新四軍代理軍長,領導華中敵後抗日鬥爭,1945年6月,被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與粟裕、譚震林等組織指揮瞭華東戰場的一系列重大戰役,粉碎瞭國民黨軍隊的進攻。1947年秋,率主力一部實行外線出擊,挺進豫皖蘇,與劉(伯承)鄧(小平)野戰軍及陳(賡)謝(富治)兵團密切協同,在中原地區大量殲敵,使解放戰爭進入戰略進攻階段。1948年5月,除繼續擔任華東軍政職務外,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書記,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旋參與組織指揮瞭淮海戰役。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率部橫渡長江,解放瞭南京、上海和東南廣大地區。同年5月起兼任上海市市長、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二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堅決鬥爭,遭到嚴重迫害。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發表過多種軍事、政治論著,1977年出版有《陳毅詩詞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