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傢。父母是巴黎的職業歌唱傢。1914年畢業於巴黎大學法學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參加法國軍隊作戰。戰後加入法國社會黨左翼。後加入法國共產黨,1921年當選為法共中央委員。同年被任命為《人道報》編委,此後長期擔任主編。曾寫瞭大量政論、雜文和報導。1933年作為第三國際的代表到中國上海參加遠東反戰會議,並在附近地區進行社會調查,寫出《農民陳大怎樣當瞭紅軍》等報導。曾多次訪問蘇聯,以大量的報導介紹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年輕時曾發表詩集《牧人的訪問》和散文集《《士兵的戰爭》等。1924年以後陸續創作瞭一些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其中有歌頌十月革命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詩集《紅色列車》,抨擊上流社會所謂的“慈善行為”的短篇小說《盲人的舞會》,與友人合作的以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為題材的劇本《七月老爹》、電影劇本《公社萬歲》以及少量兒童文學作品。由法共出版機構選編的文集《我們要使旭日東升》(1947)和《朝著凱歌高唱的明天》(1962),收集瞭他的部分重要文章和上述作品的片斷。他的最重要的作品是自傳體小說《童年》(1938),作者以細膩委婉、親切動人的筆觸刻畫瞭一個法國兒童的典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