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女詩人。原名卡琳·阿莉賽·赫伊凱爾,出身於官吏傢庭。父親去世後,傢道中落,當過工人和小學教員。她是20年代“火炬社”的發起人之一,主張對歐洲門戶開放,仿效歐洲流派,要求從古詩的格律中解放出來。30年代她發起成立“基拉社”,反對法西斯主義,因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迫流亡國外。瓦拉最先用自由體寫詩,不重視古詩的格式和韻律。充滿異國情調的詩集《遠方的花圃》(1924)表現瞭作者頑強的鬥爭精神。反映30年代芬蘭社會現實的《歸來》(1934)是一部反對戰爭和反反法西斯主義的作品,可以說是“基拉社”的成立宣言和綱領。她的自由體詩對芬蘭詩歌的發展起瞭一定的推動作用,為工人們寫作通俗詩歌提供瞭范例。其他詩集有《藍色的門》(1926)、《站在國傢的碼頭上》(1930)和《樹上的鳥窩起火瞭》(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