Н.瓦普察洛夫

  保加利亞詩人。生於班斯科城一個革命者的傢庭。童年時代受到波特夫、伐佐夫等作傢的影響。1926年中學畢業,入瓦爾納航海學校學習,畢業後當過火夫、磨坊工人、火車司爐等。1933年加入工人黨(共產黨),曾參加中央軍事委委員會工作。1942年3月被捕,同年7月犧牲。他早年寫過一個劇本《當波濤怒號的時候》,但主要作品是詩,收入詩集《馬達之歌》中。其中《工廠》、《憶舊》、《別擔心,孩子們》、《世紀》等篇,描寫瞭工人沉重的勞動,揭露瞭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我們要建造工廠》、《信念》等詩,歌頌瞭無產階級為掌握自己命運的鬥爭。《人之歌》、《鄉村軼事》、《伊林節起義之歌》等詩中,描寫瞭農民以及一切愛國者的革命要求和戰鬥精神,表現瞭群眾的自覺行動所產生的威力。《決鬥》、《歷史》等詩,則表現瞭革命歷程的艱難曲折,號召人民進行百折不撓的鬥爭。在《抒懷》、《一封信》、《鬥爭無情殘酷》中,詩人突出瞭反法西斯戰士、共產黨人的形象,表現瞭他們視死如歸的氣概。《信念》一詩表明瞭他對革命必勝的信念。《春天》、《祖國》等詩,突出地表現瞭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對社會主義美好生活的憧憬。他關註和歌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如《普希金》、《盲樂師》)和1936年西班牙人民反抗法西斯的鬥爭(如《西班牙》、《夢》、《信》等)。

《馬達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