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詩人。生在愛奧尼亞海的萊夫卡斯島,當時愛奧尼亞群島還在英國的保護下,未歸還希臘。他幼時在義大利和法國求學,1848年回到希臘,在希臘統一運動期間,積極參加政治活動。後來對政治感到失望,回到本島,從事詩歌寫作。他最後十年住在萊夫卡斯島附近的一個小島馬杜裏,直至去世。1847年發表第一部詩集,1857年發表瞭一部哀歌體的詩集。他欣賞當時西歐浪漫主義文學,尤其是雨果的作品。他喜歡用華麗誇大的語言和神話傳統,詩歌的題材多半是關於獨立戰爭和希臘革命前邊區人民的鬥鬥爭歷史。在他最後十年,詩歌風格有所改變。1879年他寫作長篇敘事詩《佛廷諾斯》,這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可惜未及寫完即逝世。長詩敘述14世紀萊夫卡斯島希臘人反抗異族的統治;佛廷諾斯是詩中一位老英雄的名字,他帶著女兒住在農村,積極籌備武裝起義。詩中對當時環境和人物的描寫都很真實自然。瓦勞裡蒂斯的詩歌對年輕一代的詩人產生瞭不小的影響,尤其是對帕拉馬斯,後者那時正在探索希臘詩歌的民族傳統,希望用詩歌喚起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