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阿勒泰語系蒙古語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州境內的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寧夏縣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霍城等縣,以東鄉族自治縣最為集中。使用人口約28萬(1982)。各地口語比較一致。語音方面,有7個母音: i、ə、a、o、u、ω、ɚ。有28個輔音:b、p、m、f、d、t、n、l、r、dz、ʦ、s、dʑ、ʨ、ɕ、dʐ、tʂ、ʂ、ʐ、ɡ、k、x、γ、G、q、h、j、w。複母音較多,前響二合母音有ai、əi、ao、ou,,後響二合元音有ia、iə、ua;三合元音有iao、iou、uai、uəi。元音和諧已基本消失。出現在音節末的輔音隻有n,在以n結尾的音節裡,主要元音鼻化。13世紀記錄蒙古語的文獻中出現在詞首的輔音h(現代蒙古語已經失落)在東鄉語裡是x、f、h或ɕ。語法方面,領格和賓格合並為領-賓格,附加成分是-ni。有使用頻率不大的方面格 -rə和方向格-γun。造格用於人稱代詞,含鄙視的意義。動詞的語法范疇與蒙古語族的其他一些語言相比,較為簡單。詞匯方面,固有詞裡派生詞占一定的比例,但是許多構詞後綴現在已不活躍。有相當數量的漢語借詞,還吸收瞭一些與宗教生活有關的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借詞。東鄉族多兼通漢語,長期以來一直使用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