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現代女作傢。原名蔣偉,字冰之,別名蔣瑋、丁冰之。丁玲是常用的筆名,此外,還有彬芷、曉菡等筆名。

  丁玲1904年10月12日出生在湖南臨澧(原安福)縣一個沒落的豪門世傢。祖父做過大官,父親不不理傢務,把產業耗盡。母親是大傢閨秀,性格倔強,受西方民主思想影響較深。她力主男女平等,婦女應該自強自立,辦過婦女工讀學校,任校長。丁玲4歲喪父,隨寡母在學校裡長大,深受她的反抗封建禮教束縛、獨立自強精神的熏陶。上小學時即讀過《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等中國古典小說和林紓譯述的外國小說,以及早期《小說月報》等書刊。五四運動爆發時,丁玲正在桃源第二女子師范學校讀書,積極參加瞭當地遊行、演講、剪辮子的學生運動,還在本校附屬的平民夜校教課。後轉入長沙周南女子中學,受到進步教師影響,接觸瞭新文學作品,因抗議校方解雇進步教師,轉入初次實行男女同校的嶽雲中學。

  1922年初,丁玲離開湖南到上海,入陳獨秀、李達等共產黨人創辦的有沈雁冰、陳望道等人執教的平民女子學校。同年秋,到南京自修文學,並在南京結識瞭剛從蘇聯回國的瞿秋白,由瞿秋白介紹,到上海入共產黨人辦的上海大學中文系。1924年春,離上海到北京,在北京大學等校旁聽文學課程,還補習數理化,學習繪畫。在北京,丁玲與胡也頻、沈從文等人相識,1925年與胡也頻結婚。這一時期,在與瞿秋白、向警予(其母好友)等人的交往中,丁玲接觸到瞭社會革命的理論,思想受到啟發,她雖然不滿黑暗現實,但還未下決心走上革命的道路,苦悶抑鬱之中,也接受瞭一些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同時在執著地探求人生的道路。在這段時間裡,她閱讀瞭大量中國新文學作品和外國文學名著,同時也豐富瞭生活閱歷,為後來參加文學活動準備瞭條件。

  1927年12月,丁玲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夢珂》在《小說月報》上發表。翌年2月,又發表瞭她的早期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此後,連續發表瞭《暑假中》、《阿毛姑娘》、《自殺日記》、《慶雲裡中的一間小屋》等十幾篇小說。從1927至1929年間的作品,收在《在黑暗中》、《自殺日記》及《一個女人》(系與胡也頻合集,內收丁玲小說4篇)等集中。這些作品,描寫瞭一系列在新思潮影響下沖出封建傢庭的知識女性,她們對舊禮教深惡痛絕,對黑暗社會滿腔憤懣,強烈地要求個性解放,追求戀愛自由和新的生活,但由於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看不到光明和希望,因而思想苦悶、空虛、傷感,甚至絕望;莎菲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這在“五四”之後,特別是大革命失敗之後的知識青年階層中有一定的普遍性。由於作品富於時代色彩,又寫得大膽細膩,形象生動,獲得許多讀者的共鳴。從此,丁玲成為引人註目的女作傢。

  1930年前後,丁玲的創作傾向發生明顯變化。1929年寫成長篇小說《韋護》,內容留下瞭瞿秋白與她的摯友王劍虹的愛情生活的投影。1931年創作瞭以16省大水災為背景的中篇小說《水》,還有中篇《一九三○年春上海》(一)、《一九三○年春上海》(二)(1930)、長篇《母親》(未完成,1933),以及收入短篇集《水》(1931)、《夜會》(1931)、《意外集》(1936)中的20多篇作品。與前期相比,這些作品題材擴大瞭,革命者的工作與生活、工人農民的苦難與反抗,都得到反映;原先那種濃重的感傷情調得到克服,革命的熱情洋溢在字裡行間。作者從個人主義的追求,走向人民大眾的革命鬥爭,從為抒發自己的苦悶傷感而寫小說,到以文字作為戰鬥武器而創作。雖然有的作品,存在概念化和“革命加戀愛”的傾向,或者把激烈的鬥爭簡單化瞭。總的看來,這一階段的作品,比較真實地反映瞭當時的革命鬥爭和社會生活,顯示瞭革命文學的創作實績,丁玲也因此成為有重大影響的左翼作傢之一。

  1930年5月,丁玲加入中國左翼作傢聯盟。1931年1月,胡也頻被國民黨反動政府逮捕,2月被秘密殺害於龍華。丁玲在悲憤之中要求去江西革命根據地工作,後服從黨的決定留在上海。1932年3月她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過“左聯”組織部長、黨團書記等職務,並主編“左聯”機關刊物《北鬥》。

  1933年5月,丁玲被國民黨特務秘密綁架,押解到南京囚禁三年多。她的作品被全部查禁。左翼作傢和進步人士宋慶齡、蔡元培、魯迅、楊杏佛等以及國際文化名流古久裡、巴比塞、羅曼·羅蘭等提出抗議並曾發起營救運動。1936年9月,在中國共產黨組織的安排下逃離南京。

  1936年11月,經西安到達陜北。同月,籌備並成立“中國文藝協會”,當選為主任,並任中央警衛團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8月,率領“西北戰地服務團”赴山西抗日前線,宣傳抗戰,慰勞將士,歷時一年,行程數千裡,途經20多個市縣,演出百餘場,受到廣大軍民的歡迎。以後,歷任陜甘寧邊區文藝界抗敵協會執委、陜甘寧邊區文藝協會副主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延安分會常務理事、《解放日報》副刊(延安)主編、《長城》文學雜志主編等職務,中間還在延安馬列學院學習一年。

1938年丁玲在延安

  在擔負繁忙的實際工作的同時,丁玲寫出大量作品,反映根據地如火如荼的戰鬥與勞動生活,歌頌英雄模范人物,表現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革命隊伍中思想的進步,也批評革命隊伍內部存在的一些不良作風和現象。較著名的有短篇小說《一顆未出膛的槍彈》、《淚眼模糊中的信念》(後改名《新的信念》)、《我在霞村的時候》、《夜》、《在醫院中》,散文《彭德懷速寫》、《記左權同志話山城堡之役》,雜文《三八節有感》等。其中有些作品,曾一度引起過爭論,並因此使她在後來受到過左的“批判”。

  這一時期的小說創作與前兩個階段作品相比,無論思想水平還是藝術水平,都有瞭明顯進步。偉大的民族革命鬥爭,成為這些作品的主要內容;昂揚的革命精神,開朗明快的格調,給人以鼓舞與教育力量;覺醒瞭的人民群眾、特別是新時代的婦女的形象,真實生動;他們眼界開闊,在生死存亡的鬥爭中堅貞不屈,是新人的代表。1942年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以後,丁玲進一步自覺地以文藝為人民服務,寫下《田保霖》等十餘篇報告文學。

  1942年,丁玲與陳明結婚。1946至1948年,多次參加土地改革工作,積累瞭大量創作素材。1948年6月,反映土改運動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完成,9月出版(1949年5月,編入《中國人民文藝叢書》,改名《桑乾河上》)。這是最早出現的反映土地改革運動的長篇小說之一,也是丁玲創作生涯的裡程碑。通過錯綜復雜的階級鬥爭和社會關系的變化,比較深刻地揭示瞭土地改革運動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革。小說塑造瞭一系列鮮明生動形象,如翻身農民張裕民、程仁、張正國、董桂花,地主錢文貴,等等,細膩的心理刻畫、生動的客觀描寫,使這些人物栩栩如生,真切可信。小說出版後,得到高度評價,被認為是實踐延安文藝座談會提出的文藝的工農兵方向的可喜收獲,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長篇小說。1951年獲得斯大林文學獎金二等獎。《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先後被譯成俄、羅、捷、匈、波、保、日、朝、德、英、法等多種文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丁玲先後擔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常委、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後改中國作傢協會)黨組書記及常務副主席、《文藝報》主編、中央文學研究所(後改名為文學講習所)所長、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處處長、《人民文學》主編等職務,並當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作為婦女代表團、和平代表團、作傢代表團的成員,多次去東歐、蘇聯出席國際性會議。

  1955年,丁玲被錯誤定為“丁(玲)、陳(企霞)反黨集團”的主要成員;1957年被錯劃為“丁(玲)、馮(雪峰)右派反黨集團”的主要成員;1958年遭受“再批判”,被開除黨籍,送往北大荒“勞動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間又入獄被監禁五年多。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丁玲的冤案得到平反,增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恢復黨籍,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傢協會副主席。

1949年丁玲與宋慶齡合影

  恢復文學活動以後,丁玲雖然年事已高,仍堅持寫作。長篇小說《在嚴寒的日子裡》描寫翻身農民在解放戰爭中所經受的嚴峻考驗和不斷成長的歷程。小說前8章1956年在《人民文學》發表後,由於處境艱難,被迫停筆。1979年重寫,在刊物上發表瞭24章計10餘萬字。這部與《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稱為姊妹篇的長篇小說,雖尚未完成,但從作品選定的復雜嚴峻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看,作傢是把她的人物放在尖銳的鬥爭中進行塑造的,農民李臘月、李七月、孫炎、陳滿,地主趙金堂、高永壽等形象,已經給人留下瞭深刻印象。此外,還寫瞭大量散文、回憶錄、序跋、評論、雜文,其中的《杜晚香》、《牛棚小品》、《我所認識的瞿秋白》等都得到好評。

1981年4月丁玲向出席中國作傢協會文學講習所第一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班開學典禮的學員們表示祝賀

  丁玲是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創作活動時間長、影響大的女作傢之一,雖然屢經磨難,多次被迫擱筆,仍然創作瞭近300萬字的作品。丁玲的作品集除上面提到的之外,還有《一年》(1939)、《我在霞村的時候》(1944)、《歐行散記》(1951)、《跨到新的時代來》(1951)、《延安集》(1954)、《到群眾中去落戶》(1954)、《丁玲短篇小說選集》(1954)、《到前線去》(1980)、《丁玲近作》(1980)、《丁玲散文集》(1980)、《丁玲中篇小說選》(1981)、《生活、創作、修養》(論文集)(1981)、《我的生平與創作》(1982)、《丁玲戲劇集》(1983)、《訪美散記》(1984)等。

  

參考書目

王中忱、尚俠:《丁玲的生活與文學的道路》,吉林人民出版社,長春,1982。

袁良駿編:《丁玲研究資料》,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