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帕斯

  墨西哥詩人、散文傢。17歲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曾與一些作傢創辦《巴朗塔爾》(1931~1932)、《墨西哥山谷手冊》(1933~1934)和《詩歌車間》(1936~1941)等雜誌。1937年前往西班牙,參加反法西斯作傢傢聯盟。馬德裡的嚴酷現實使帕斯深受震動,他的詩集《在法西斯炸彈下》(1937)結束瞭詩人抒發個人感情的創作時期。回到墨西哥後,創辦《車間》(1938)、《浪子》(1943)等刊物。1944至1945年,在美國研究拉丁美洲詩歌。後從事外交工作,出使法國、印度、日本和瑞士。在巴黎結識超現實主義代表人物勃勒東、普雷沃等人,參加瞭超現實主義文學運動。1955年創建“詩歌朗誦”小組,推動詩歌戲劇運動。此後又創辦《墨西哥文學雜志》,捍衛和實踐現代派藝術理論。1963年曾獲比利時第六屆國際詩歌獎。1968年為抗議政府鎮壓學生的民主運動,拒絕繼續出任駐印度大使。後在美國、英國的大學科研機構任職。1971年回墨西哥繼續從事文學創作活動。

  帕斯於1949年發表的詩集《口頭上的自由》,1960年經修訂、擴充後收入作者自1935至1957年的作品,其中包括重要的詩作《在世界邊緣》(1942)、《石與花之間》(1947)、《鷹還是太陽?》(1951)以及散文詩《一支樂曲的種子》(1954)。這些作品描寫作者在西方的見聞。《東山坡》(1969)記述作者出使東方的閱歷。《狂暴的季節》(1958)表現詩人對現狀所持的批判態度。《太陽石》是以阿茲特克太陽歷石碑為題材的長詩。他的詩歌題材多樣,內容新奇,富有抒情的美感。他拋棄瞭纏綿悱惻的感情,提出瞭具有生存意義的重大問題。

  帕斯的散文集《孤獨的迷宮》(1950)前4章是對墨西哥人性格的探討,後4章對祖國歷史進行分析,反映瞭作者的哲學思想。

  帕斯的文藝思想對墨西哥年輕一代作傢有一定影響。他的文藝理論和文藝批評著作有《弓與琴》(1956)、《榆樹上的梨》(1957)、《朝田野開的門》(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