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阿勒泰語系蒙古語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康樂區、皇城區。使用人口約3000多人,占裕固族總人口的1/3。語音方面,單母音分長短,有15個:i、y、e、ø、ə、u、o、a、i:、y:、e:、ø:、u:、o:、a:。複母音也有15個:ia、iu、io、iou、ye、øi、əi、əu、ai、ui、ua、uai、uo、oi、ou。母音和諧有部位和諧和唇狀和諧兩種,包括詞幹內的和諧及詞幹與附加成分之間的和諧,但都隻涉及一部分母音。輔音有32個: b、p、m、Φ、w、d、t、dz、ʦ、s、n、笹、r、l、ɬ、dʐ、tʂ、ʂ、ʤ、ʧ、∫、j、ɡ、k、x、ŋ、G、q、ⅹ、ʁ、h。由於第一個音節中的元音失落,在詞首出現瞭復輔音。多音節詞的重音落在最後一個音節上,如果在詞幹後遞加附加成分而增加音節時,重音往後移動。語法方面,名詞沒有領格與賓格的區別,合成一個格,附加成分有3種形式:-ə、-in、-n,分別用在尾音不同的詞幹後。復數第一人稱代詞有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區別,排除式為buda(我們),包括式為 budas(咱們)。指示代詞“這個”、“那個”各有兩個詞幹,主格詞幹是ene、tere,其他諸格詞幹是un-、tun-。動詞保留著以-G da/-ɡde為標志的被動態,以-sa/-se/-so為標志的希望式,以-daG/-deɡ/-doG和-ma/-me/-mo為標志的形動詞,以-maGʤə/-meɡʤə/-moGʤə/為標志的緊隨副動詞等語法形式。詞匯方面除蒙古語族同源詞外,還有不少漢語借詞、藏語借詞、突厥語借詞,其中突厥語借詞多於其他任何一種蒙古語族語言。與蒙古語相同的語詞比例也大於土族語、東鄉語和保安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