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詩人。本名冉。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父劉繪、舅父王融都是南齊有名的學者和詩人。他早年即以能詩為任昉等人賞識。入梁,任昭明太子蕭統的屬官,頗受優禮,曾受命編集蕭統的詩文並作序。他也可能參加過《文選》的編纂工作。官至廷尉卿。因“仗氣負才,多所陵忽”,對到洽頗輕視,因此結怨。到洽後為禦史中丞,藉故加以參奏,免官。

  劉孝綽的詩現存60多首。據《顏氏傢訓·文章篇》載,在同時詩人中,他與何遜齊名,然而他本人對何遜頗為輕視。在前前輩詩人中,最服膺謝朓。但他有不少應制及類似“宮體”的作品,又喜用典故,有些詩句還顯出模擬的痕跡,遠不如謝詩自然和真切,其中較為清新可讀的是寫閨怨的《古意送沈宏》,描繪思婦夢見征夫回傢,俄爾覺醒時的怨傷之情,含蓄而有餘味。他還有一此行旅詩如《太子洑落日望水》、《夕逗繁昌浦》等,寫景比較生動。《酬陸長史倕》是詩中最長的一首,其中雖不乏佳句,但筆力顯得纖弱。杜甫曾說“何(遜)劉(孝綽)沈(約)謝(朓)力未工”(《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這也是齊梁以後許多詩人的通病。

  劉孝綽有集14卷,已佚。明代張溥輯其詩文為《劉秘書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傢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