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戲曲作傢。字道行,號衡宇、衡寓。吳江(今屬江蘇)人。隆慶二年(1568)進士,授紹興府教諭,官至福建提學副使。居官清正,後因故被謫禹州知州,遂棄官歸田。傢居七、八年去世。

  顧大典工詩文,善書畫,嗜詞曲。傢有諧賞園,亭臺池館,甲於吳郡。每與友朋於園中作詩酒之會,與沈璟、王穉登、梅鼎祚、王驥德等曲傢都有交往。

  《青衫記》敷衍白居易《琵琶行》故事。此劇之前,元代馬致遠有《江州司馬青衫淚》》雜劇。《青衫記》情節本雜劇而略有變動。劇寫白居易在京中與名妓裴興奴相戀,白因抗疏忤旨被貶江州司馬,裴亦被母強賣茶商為妾。潯陽江上,白、裴巧遇,適茶商醉歸墮江死,二人得以重諧。作者借這個離合故事,揭露、鞭撻天子荒淫、諫臣被逐、幹戈驟起、人民離散的黑暗政治,抒發怨憤不滿的情懷。

  《葛衣記》據《南史·任昉傳》所敘任昉卒後,生平舊交不卹其子之事構想而成。此劇譏刺世態炎涼,批評到槩等勢利忘恩的惡行,贊頌劉峻等救助故人之子的美德,亦為有感而發者。

  顧大典妙解音律,所蓄傢樂,皆自教之,梅鼎祚贊為“無誤可顧”(《與顧道行學使》)。其劇作文詞雅質,講究構局之法,但欠自然,情節發展略嫌平直。

  詩文集有《清音閣集》、《海岱吟》、《閩遊草》、《園居稿》、《北行集》等。戲曲作品《清音閣傳奇》四種,其中《青衫記》、《葛衣記》今存全本,《義乳記》已佚,《風教編》殘存佚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