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宮廷用地毯。為絲、棉編織物。橫6.45米,縱2.7米,穗長0.11米。絲毯紋飾由玉蘭、海棠、牡丹、靈芝、竹子、太湖石、蛺蝶等構成。在此借玉蘭的“玉”字,海棠的“棠”字與“堂”的諧音,組合為玉堂一詞,泛指富貴之宅,而牡丹為花中之冠,象徵富貴,故將上述花卉組成圖案的絲毯稱為玉堂富貴毯。此毯為乾隆時期的宮廷藏品,由新疆維吾爾族工匠,按本民族編織栽絨絲毯的工藝流程編織,其特點是以棉紗為經緯線,用彩色蠶絲線打結(俗稱柱頭),毯面的每個栽面絨點,由成千上萬個結結組成。

  編織時依據紋樣、色彩的變化進行打結,待全毯編完,經整理加工,便形成一幅精美畫面。

  絲毯的邊飾,用銀線編地,玫瑰紅編織卐字形;毯心地部用金線編織,圖案部分用色豐富,全毯使用29種色彩,配色講究,註意應用暈色方法,使繁縟的彩飾協調,並增強瞭層次感和立體感,加之金銀質地的烘托,收到瞭完美和諧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