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早期最重要的導演之一。1875年1月22日生於肯塔基州的佛洛德斯福克,1948年7月23日卒於好萊塢。1897年開始在劇團中擔任配角,但工作時斷時續,生活潦倒。1906年與女演員L.阿維德森結婚。1907年夫妻二人被比沃格拉夫公司雇用為演員。1908年6月,格裡菲斯導演瞭他的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由阿維德森主演。自此至1913年9月離開比沃格拉夫公司為止,他共執導瞭450部影片。他在這些影片中創造性地運用瞭許多電影技巧,如交叉剪輯、平行移動、、攝影機運動、特寫鏡頭、改變拍攝角度等,為電影成為一門藝術作出瞭貢獻。他還最先把攝制組搬到西海岸,促成瞭好萊塢的形成。格裡菲斯於1913年離開比沃格拉夫公司,擺脫瞭它的限制。1915年,他攝制的《一個國傢的誕生》,成為電影歷史中的經典影片。這部影片的觀點完全站在南方奴隸主的立場上,上映後遭到強烈抵制。但影片的導演手法和攝影技巧吸引瞭大批觀眾,並引起電影藝術傢和評論傢的重視,成為美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影片之一。

  格裡菲斯在此後加入瞭三角電影公司,並著手制作史詩性的《黨同伐異》(1916)。這部電影包括4個部分:“巴比倫的陷落”、“基督的受難”、“聖巴托羅繆節的屠殺”和“母與法”,並用平行剪輯交替表現這4組完全不同的故事。《黨同伐異》在當時未能受到歡迎,但隨著電影藝術的發展,日益受到電影史傢和評論傢的重視。然而,該片耗資巨大,使格裡菲斯經濟上陷入困境,“三角”公司亦於兩年後倒閉。1919年1月,格裡菲斯與D.范朋克、M.璧克馥、C.卓別林一道組建瞭聯美影片公司,這傢公司後來成為美國八大公司之一。

  格裡菲斯在聯美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被摧殘的花朵》(1919)。自20年代後期,格裡菲斯的影響逐漸減退,1931年拍攝瞭他的最後一部影片《鬥爭》。1935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為他頒發特別獎。1948年,他已幾乎被人遺忘,孤零零地死在好萊塢一傢旅館中。

  格裡菲斯的主要影片還有《隆臺爾的話務員》(1911)、《豬巷火槍手》(1912)、《貝絲利亞的朱迪絲》(1914)、《世界之心》(1918)、《直心的蘇珊》(1919)、《走向東方》(1920)、《夢想街》(1921)、《暴風雨中的孤兒們》(1922)、《兩性的鬥爭》(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