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電影劇作傢,全蘇國立電影學院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任蘇聯《紅星報》特派記者。1912年格佈裏羅維奇開始文學活動。1936年他創作瞭第一部電影文學劇本《最後一夜》(與Ю.Я.萊茲曼合作)。在這部劇作中表現出創作特色:通過普通人的命運反映歷史的規律。這一特色貫穿在他以後的許多劇作中。在50年的創作生涯裏,他寫下多部電影文學劇本,其中著名的有《瑪申卡》(1942)、《理想》(1943)、《第217號人》(1945)、《妻子》(1955,片名《生活的一課課》)、《牛虻》(1955)、《但丁街兇殺案》(1956)、《共產黨員》(1958)、《列寧的故事》(1958)。他的這些劇本均由萊茲曼、М.И.羅姆、С.И.尤特凱維奇等著名導演搬上銀幕,深受好評,這些影片深受蘇聯國內外觀眾的喜愛。格佈裡羅維奇對電影劇作的內容與形式進行不懈的探索。他在60年代就提出“思想電影”的理論,在創作中追求作品的哲理性和語言的表現力。《列寧在波蘭》(1965)、《列寧在巴黎》(1980)是他這方面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