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電影導演,俄羅斯聯邦人民藝術傢。1932年4月4日生於紮夫拉捷耶,1987年1月1日卒。1956年進入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學習,1961年拍出瞭畢業作《壓路機和小提琴》。這部沒有對話的短片以抒情的格調表現一個操作壓路機的工人和一個拉小提琴的男孩的友誼。1961年,塔爾可夫斯基拍攝瞭自己第一部大型故事片《伊凡的童年》,影片通過小偵察員伊凡的遭遇,表現瞭戰爭對童年人的摧殘。影片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但流露出傷感情調。1966年,塔爾可夫斯基拍攝瞭以中世紀東東正教教士、聖像畫傢魯佈廖夫生平為內容的影片《安德列·魯佈廖夫》。1973年,塔爾可夫斯基轉而拍攝科幻題材作品,影片《太陽系》表明,精神探索比科學探索更為艱苦。塔爾可夫斯基拍攝的第4部影片《鏡子》(1978)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影片通過作者童年的回憶表現對生活的認識。1980年,塔爾可夫斯基拍攝瞭第二部科幻片《潛行者》,再次體現瞭人生意義探索的主題。1983年,他在意大利拍攝瞭《懷鄉》,影片引人註目的地方仍然是作者的探索精神。1984年,塔爾可夫斯基申請在西方定居,離開瞭蘇聯。1986年,他在瑞典拍攝瞭最後一部影片《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