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塔。位於北京市西直門外。明成化九年(1473)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金剛寶座式塔實物。真覺寺又名正覺寺、五塔寺,與塔同時建成;南向,塔位於寺院前、後大殿之間。據載此塔是依照“西番”僧人提供的中印度金剛寶座規式建造的。

真覺寺金剛寶座塔

  金剛寶座塔是一種由5塔構成的群塔組合型式。真覺寺金剛寶座塔的5塔立在1座高臺座上。座平面方形略縱長,下有低平臺基。座為磚砌包石,前後開券門通向座內回廊,廊內為方形實體,四面中央開佛龕。南券門與回廊之間砌1小方廳,廳左右壁砌梯級盤旋上至臺頂。座外立面下為佈滿浮雕的須彌座,以上壁面伸出5條水平短簷,簷間5層壁面按每層1列滿刻佛龕,座通高7.7米。座上5塔1亭。5塔皆石砌,中塔最高,計8米餘,方形13層密簷,底層及簷間滿飾浮雕,頂為1小型瓶形喇嘛塔;四隅4塔形象同中塔,但較低,僅11層簷;在中塔前(南)立1亭,是上臺梯級的出口。

  全塔雕飾都是喇嘛教題材,如佛八寶、梵文、小佛像、天王、羅漢等,細膩生動。

  金剛寶座塔的塔型最早是印度公元前建造的佛陀迦耶大塔,含義為紀念釋迦成道。中國敦煌石窟北周壁畫中已見畫出,北朝及以後在石窟和塔中還可見到類似的組合,但明確稱之為金剛寶座塔的以此塔為最早,含義已摻進瞭喇嘛教關於宇宙模式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