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佛教石窟。位於甘肅省永靖縣城西南35公裡的小積石山中。魏晉時炳靈寺稱唐述窟,唐代稱靈巖寺,宋代始稱炳靈寺,系藏語音譯“仙巴炳靈”的簡化,原意為十萬彌勒佛洲。石窟群分佈在上寺、下寺、洞溝、佛爺臺等處,方圓約7公裡。

  現存窟龕共196個,其中大部集中在下寺,計窟龕184個(40窟、144龕),造像776身(石雕694身、泥塑82身),壁畫912平方米,摩崖石刻4方,全部開鑿在大寺溝西側南北長350米的崖面上。小積石山山山巖屬白堊紀砂巖,顆粒小,膠結性能好,宜於雕刻。

  西秦窟龕 炳靈寺現存早期石窟中最重要的第169窟,位於大寺溝窟龕群的北端高處,距地面約45米,是一個高15米,寬26.75米,深19米形狀不規則的天然洞穴。窟內造像和壁畫是應不同功德主的要求先後營造而成,並無統一的規劃,現共編為24號。

  窟內最早的龕像都是單身佛像,鐫刻在正壁上部的12身(第18號),居中為一舟形淺龕中4米高的立佛,為石雕並用泥增塑。其左右多為圓券形淺龕中的坐佛,大小有別而形式雷同。這些造像風格古樸,是中國石窟造像中最早的作品。

  此後,由於窟內幾無平整的巖面,大多依巖勢鑿栿孔設栿樁,用木料及編織荊條為骨架然後施泥塗堊而成背屏式龕,於其中造像。有的還置木板為龕底。佛龕因地制宜,形式靈活,題材和內容也趨於多樣。最重要的第6號龕,高1.7米,深0.76米,寬1.5米,塑一佛二菩薩,榜題標明為無量壽佛和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坐佛形體健碩,面形方圓,神情剛毅。龕側墨書題記1方,高0.47米,寬0.87米,末尾題:“建弘元年歲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可知該龕為420年造。但是,若依星歲紀年玄枵,則相當於建弘五年(424)。這是迄今發現中國石窟最早的紀年題記。窟內一批風格相同、敷泥層次相同的龕像和壁畫可據此判定為同時期的作品。題記下方壁畫供養人數排,為首者題名“□國大禪師曇摩毗之像”、“比丘道融之像”等,是文獻記載中的當時著名高僧。第9號龕3身立佛,塑造時間略有早晚,但大體稍早於第6號龕。第7號龕稍晚於第9號龕,主要殘存1立佛。正壁下部第17號龕,主像原為一佛二菩薩立像,現僅存右側菩薩,寶繒束發,形象古樸,亦應早於第6號龕。第17號龕下部半跏菩薩思維像,低頭含笑,表現出瞭悟之時的喜悅心情,是早期造像中的精品。南壁第23號龕並列5身禪定坐佛約與第6號龕同時,均著通肩袈裟,陰刻線衣紋均由左肩斜下展開,明顯受到瞭西域造像的影響。略晚的作品如南壁下部的5身坐佛(第20號龕),均作禪定印,大小不一,中間一身為釋迦苦修像。第6號龕內和龕東側壁面(第11、12、13號龕)以及窟口南側上方巖壁上(第24號龕),保存瞭至今僅見的西秦壁畫,內容有說法圖、維摩詰變、無量壽佛、釋迦多寶佛、彌勒菩薩及十方佛、千佛、飛天、伎樂、供養人等,畫風雖質樸、粗獷,卻清新、自然、生動。西秦造像的另一重要作品,是位於窟龕群南端的第1窟石胎泥塑立佛。

  西秦晚期至北魏的造像,如第169窟北壁前部高處的第3號龕,背屏式龕內塑一佛二菩薩二天王,龕南側北魏延昌四年(515)題記,應是後人前來禮佛所書。

  北朝窟龕 北魏延昌(512~515)年間前後,在窟龕群中段有規模可觀的開窟活動,如第126、128、132等成組的窟和第125等數十龕。窟均以釋迦多寶佛為正壁主尊,兩側壁各一佛或分別雕一佛一交腳菩薩,組成一佛或三世佛的主題。造像秀骨清像,雕琢細膩,反映出來自內地雲岡、龍門等石窟的影響和南北佛教文化的交融。第125龕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刻畫傳神,風骨感人(見彩圖)。第172窟北壁上部的北魏佛、菩薩像,方正敦厚,大約造於延昌以前。延昌以後的作品,如第184窟(俗稱老君洞)壁畫,以及第169窟中第5號和8號龕造像,其時代或可晚到西魏。

炳靈寺石窟第125窟石雕釋迦、多寶佛像(北魏)

  窟龕群中的北周造像。有第6窟造像一佛二菩薩保存完整,與北魏、西魏相比,造型趨於渾圓壯碩,人體比例已經縮短。窟內殘存壁畫中有與猿猴有關的本生故事。第172窟北壁下部完整保存瞭5身立佛,正壁有塑在木構佛帳中的三佛坐像。木構經後代重修。

  隋唐窟龕 現存隋代窟龕較少。具有代表性的第8窟,窟內低壇基上泥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造型特點接近北周,但藝術處理上更為純熟、細膩,富於變化。壁畫菩薩、弟子、供養人等形象生動活潑,色彩富麗,堪稱佳作。

  下寺的2/3以上(130多個)窟龕建於唐代,特別是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它不但窟龕數量多,而且藝術水平達到瞭高峰。第64龕,高1.43米,寬1.46米,雕一佛二菩薩二天王,在中國石窟藝術中,可居於最完美的作品之列,雕鑿時間為儀鳳三年(678)。第49~58龕,是一組緊密相鄰排列整齊的方形(或長方形)淺龕,由龕下造像記可知為永隆二年(681)所造,龕內雕阿彌陀佛坐像和二菩薩或單身觀音菩薩立像。炳靈寺唐代菩薩造像成就突出,大多在高度概括的整體造型上,用簡潔的線刻表現出運動中的肌肉起伏和裙褶變化。這種簡便易行的處理手法,使大量小型造像也都能較好地刻劃出菩薩豐腴健美的形體、溫厚慈和的面容。第3窟內石雕中心方塔是建築史的重要資料,就石窟形制而言也是全國罕有的實例。第10窟造像屬於盛唐風格,其中拄劍而立的天王像,體魄雄強、威武。位於第169、172窟下方的第171龕摩崖大佛,高27米,為貞元十九年(803)所造彌勒佛倚坐像,以石刻造型並加泥增塑,現泥層多已剝落。龕前原有附山而建的7層木構大閣,已毀。

唐代摩崖大佛

  唐代以後直至元代,除少量補塑修繕外,實際上已無開窟之舉。元代以後喇嘛教在西北地區盛行,曾在炳靈寺第70窟塑十一面觀音像,並在許多洞窟重繪壁畫。崖面空隙處浮雕佛塔,應系宋代以後所為,一直延續到明清。

  

參考書目

 《炳靈寺石窟》,文物出版社,北京,1982。《中國石窟·永靖炳靈寺》,文物出版社、平凡社,北京、東京,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