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嶠

  中國電影事業傢。生於湖北漢口。青年時代曾參加進步影劇活動。1940年參軍,在蘇北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五分校學習。後任該校文工團戲劇組長。解放戰爭前後,歷任新四軍軍部文工隊副隊長、華東野戰軍文工團第一團副團長,導演《自由萬萬歲》、《雷雨》、《白毛女》等中外名劇。1950年調中央電影局任副導演,師從許幸之、張駿祥拍攝故事片和紀錄片。1952年調任北京電影制片廠新聞攝影總隊副總隊長,次年調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歷任副總編輯、總編輯、副廠長等職,多次率領攝影隊到西藏、福建前線等地拍片,並撰寫數篇關於紀錄電影特性的理論文章。60年代初曾擔任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國電影》編委等職。1974年調任北京電影制片廠負責人,在《海霞》的創作上與“四人幫”進行瞭針鋒相對的鬥爭。1976年任文化部電影局副局長。是第二、三、四屆全國文聯委員。1979年當選全國文聯委員和中國電影傢協會常務理事。自1982年出任文化部副部長,主管電影和民族文化工作,在指導電影創作、發展民族文化藝術事業和中外文化交流事業方面作出瞭貢獻。1987年後,任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會長、中國新聞社南海影業公司董事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