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畫傢,宗達光琳派的創始者。宗達的身世不甚明晰,但可以確認為俵屋字型大小的畫店主人。他作為京都的上層市民階級成員,與當時的文化名人本阿彌光悅等交往甚密。他的畫店以生產色紙、和歌紙箋、扇面畫等為主,也集聚瞭不少畫工作畫,實際是一所繪畫作坊。他本人是創作力旺盛的畫傢,約1600年開始與光悅進行書畫合作,作品以金銀泥制畫箋為特點,表現出他的獨創才能。在這期間他漸漸由平面的紋樣式繪畫發展到富於起伏凹凸的繪畫,在水墨畫方面亦揮灑自如而成為地位較高的畫傢,這時的作品常使使用“伊年”的印章。不過,這些作品不一定全部是宗達的手筆。1621年重建京都養源院時,他畫瞭杉木門扉《松圖》、《獅子圖》、《白象圖》等。晚年多作屏風畫,在許多作品背面簽署時,幾乎全有“法橋”的稱號。

《膘圖屏風》

  宗達的作品種類和畫風殊異甚多,在使用材料方面亦有許多獨到之處。他和光悅的金銀泥畫箋,書畫一體,別開生面;在扇面畫上的色彩浸潤沒骨法,亦醒人耳目。經過種種實踐與推敲,晚年產生出一種獨特的構圖。此外,宗達吸取中國水墨畫沒骨法的特長,非常善於驅使墨色和水份的浸潤變化,產生出獨自的大和繪水墨畫新樣式。更為重要的是,他以獨特的意匠和構圖、洗練而單純的色彩,使障壁畫中的日本趣味和裝飾美面目更新。此外,宗達青年時代所學過的古典傳統技法,運用在創作大和繪手卷時,為傳統技法註入瞭新鮮血液,他的創新被認為是大和繪的復興者。他的畫風由尾形光琳承襲並加以發展,確立瞭在日本美術史上有影響的宗達光琳派。其主要作品還有《四季草花圖畫箋》、《扇面貼交屏風》、《風神雷神圖》、《舞樂圖》、《關屋標圖》、《蓮池水禽圖》、《牛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