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芭蕾編導。1907年9月7日生於阿斯特拉罕,1984年1月15日逝世。1926年畢業於列寧格勒舞蹈學校。1926~1929年任基輔歌劇院獨舞演員。1932年畢業於列寧格勒戲劇專科學校話劇導演系。1934~1936年任列寧格勒基洛夫劇院芭蕾舞團編導。1936~1956年任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編導兼歌劇導演。自1927年起,紮哈羅夫兼任舞蹈教學工作。曾任莫斯科舞蹈學校校長兼藝術指導並主持過國立戲劇學院舞蹈教研室。

Р.В.紮哈羅夫與學生交談

  紮哈羅夫的成名之作是舞劇《巴赫切薩拉伊的淚泉》(據A.C.普希金同名長詩改編,1934)。從此,他全力鉆研普希金作品,先後排出舞劇《高加索的俘虜》(1938)、《村姑小姐》(1946)、《青銅騎士》(1949)。其他主要作品有:《幻滅》(據H.de巴爾紮克同名小說改編,1936)、《灰姑娘》(1945)。

  紮哈羅夫把話劇導演學的現實主義原則運用於舞劇創作,強調演員根據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進行深入的案頭工作和角色創造工作,從人物心理出發刻劃角色性格,通過有情節有涵義的舞蹈,塑造出飽滿的藝術形象。

  主要著作有:《舞劇編導藝術》(1954,有中譯本)、《舞劇編導手記》(1976)、《編舞教程》(1983)。1969年蘇聯政府授予人民演員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