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戲劇刊物。1904年9月創刊於北平,共出兩期,主編陳去病。

  《二十世紀大舞臺》反對清朝統治、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民主革命立場十分鮮明。其簡章說“同人痛念時局淪胥,民智未迪,而下等社會尤如睡獅之難醒。側聞泰東西各文明國,其中人士註意開通風氣者,莫不以改良戲劇為急務。梨園子弟遇有心得,輒刊印新聞紙報告全國,以故感化捷速,其效如響”。“本報以改革惡俗、開通民智、提倡民族主義,喚起國傢思想為惟一之目的”。刊物文體有文文言、白話兩種;內容分論著、傳記、傳奇、班本、小說、紀事等十幾個欄目,發表瞭陳去病的《論戲劇之有益》、醒獅的《告女優》等文章及京劇改革傢汪笑儂的《長樂老》和《縷金箱》、靜菴的《安樂窩》、《醒獅的金谷香》等劇本。

  柳亞子為《二十世紀大舞臺》撰寫瞭發刊詞,贊揚正在開展戲劇改革的“南部樂部,獨於黑暗世界,灼然放一線之光明”,指出戲劇具有強烈的感化作用,號召戲劇傢在舞臺上再現中國民族鬥爭及外國革命的歷史,以激發人民的鬥志。陳去病的《論戲劇之有益》更呼籲革命傢從事演劇:“茍有大俠,獨能慨然舍其身為社會用,不惜垢圬以善為組織名班,或編《明季裨史》而演《漢族滅亡記》,或采歐美近事而演《維新話歷史》隨俗嗜好,徐為轉移,而潛以尚武精神、民族主義,一一振起而發揮之,以表厥目的。夫如是而謂民情不感動,士氣不奮發者,吾不信也。”這兩篇文章,代表瞭當時資產階級革命派對戲劇的觀點。

  《二十世紀大舞臺》以鮮明的革命精神,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應,不久便被清政府列為禁書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