Д.Б.卡巴列夫斯基

  蘇聯作曲傢、音樂教育傢、音樂活動傢。1904年12月30日生於聖彼德堡。1929和1930年,先後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Н.Я.米亞斯科夫斯基的作曲班及А.Б.戈利堅韋澤爾的鋼琴班。1932年起任教於莫斯科音音樂學院。1940~1946年任《蘇聯音樂》雜志主編。1949~1952年任蘇聯科學院藝術史研究所音樂部副主任。1952年起任蘇聯作曲傢協會書記。1962年起領導少年兒童音樂美育委員會。1969年起任蘇聯教育科學院主席團所屬美育委員會主席。卡巴列夫斯基的創作大多以蘇聯現實生活為題材,音樂具有明朗的色彩,抒情性較為突出。音樂語言與民歌、革命歌曲、群眾歌曲的音調、節奏有密切聯系。蘇聯青少年的形象是他創作的主題之一,如歌劇《塔拉斯一傢》(1950)、“青年三部曲”(《小提琴協奏曲》,1948;《第一大提琴協奏曲》,1949;《第三鋼琴協奏曲》,1952)等。他也擅於創作戲劇性、悲劇性的作品,如第3交響曲《紀念列寧的追思曲》(1933)、《第四交響曲》(1956)、獻給衛國戰爭犧牲者的清唱劇《追思曲》(1962)等。他根據羅曼·羅蘭小說為題材寫作的歌劇《哥拉·佈勒尼翁》(1938)也很有名,1968年重新修改,1972年獲列寧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