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哈巴

  捷克作曲傢、音樂理論傢。1893年6月21日生於摩拉維亞的維佐維采,1973年11月18日卒於佈拉格。從小在父親的民間樂隊中唱歌、拉小提琴和低音提琴。母親為民間歌手。1908~1912年在克羅梅日什教師培訓學院受正規音音樂教育。1914年在佈拉格就學於V.諾瓦克門下。1918~1922年先後在維也納和柏林師從F.施雷克爾學習作曲。1923年他回到佈拉格音樂學院,建立微分音音樂系。從1934~1951年除中間受戰爭幹擾外,該系一直很活躍,培養瞭許多音樂傢。1951年微分音音樂系停辦以後,他致力於作曲和講學。1968年慶祝他75壽辰時,國傢授予他功勛藝術傢的稱號。

  哈巴是四分之一音作曲體系的創造者。他把從摩拉維亞、斯洛伐克民間音樂演奏中歸納出來的原則應用到作曲體系中。他的體系包括1/2、1/4、1/6、1/12(1/4和1/6的組合)音。他也寫十二音(半音)的音樂,但他的十二音與十二音技法不同,其區別在於:有音的中心,並同中世紀調式的自然音相結合。他作有微分音的歌劇、鋼琴曲、弦樂四重奏曲、小提琴曲、大提琴曲、聲樂曲等。他為他的四分之一音歌劇《母親》的初演(1931)特制瞭四分之一音的鋼琴、單簧管、小號。他的歌劇《你的王國來臨》(1940),要求演唱者掌握六分之一音唱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也采用傳統音律創作表現社會題材的音樂,如康塔塔《爭取和平》(1949)。他的作品總數逾百部。晚期作品有九重奏《第三幻想曲》(1953),四分之一音的鋼琴《幻想曲》(1957~1958),六分之一音的《第十六弦樂四重奏》(1967),小提琴與鋼琴《組曲》(1972)等。他還寫有《論維捷斯拉夫·諾瓦克》(1940)、《我的發展》(1970)、《四分之一音與六分之一音的主要寫作方法》(1971)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