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攝影原底片印洗髮行電影放映拷貝過程中一種過渡形式的中間片,簡稱翻正翻底。翻正是從原底直接印製的,其畫面為正像(與原底相反,原底是負像);翻底是從翻正上印製的,其畫面為負像(與翻正相反,與原底相同)。製作翻正翻底的目的有:①供複製大量拷貝使用。②向國外輸出影片素材供譯製片使用。③從已有的影片或歷史資料影片翻印一段或若幹段作為素材。④製作影片中的特殊效果。⑤有時為瞭修正原底缺陷。⑥為瞭防止彩色片保存中的褪色,從彩色原底片印製分色黑白翻正片。

  翻正翻底的制作程序,通常分兩步,先翻正,後翻底;彩色片也可采用反轉法一步制成反轉翻底(在加工中用化學方法使影像反轉成與原底相同的補色負像)。用16毫米原始反轉片拍攝、加工的正像影片,如果拷貝量少,可直接從反轉正片上印洗反轉拷貝;拷貝量多,則制作翻底中間片,印洗大量拷貝。

  在翻正翻底的復制過程中,由於光在膠片內部的散射、染料有害吸收的影響等原因,會使影像顆粒度增大、清晰度和彩色飽和度降低、細部層次損失。所以,翻底的質量不可能和原底完全一樣。在洗印時可將這些缺點限制在最小范圍內。為此,翻正翻底制作有如下技術要求:①符合反差規律。最佳放映反差系數為1.5,即放映反差為原景物反差的1.5倍(見影片復制)。②選擇匹配的膠片。彩色片用具有校正染料有害吸收色罩的中間片、反轉中間片;黑白片用微粒翻正、翻底片。③正確曝光,充分利用膠片特性曲線的直線部分。④用間歇式印片機印片,以保證良好的清晰度。制作翻正翻底一般采用感光測定和實際試驗片放映目視效果相結合的方法控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