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小說傢。1899年2月13日生於東京。中學時代喜愛俄羅斯文學,特別是托爾斯泰的作品。1916年入日本女子大學英文系。同年發表以窮苦人民的生活為題材的處女作《貧窮的人們》,引起社會的重視。1918年去美國,曾在哥倫比亞大學旁聽。1920年回國。20年代發表的主要作品有《宮田神官》(1917)、《午市》(1922)、《伸子》(1924~1926)和《一朵花》(1927)等。長篇小說《伸子》描寫渴求個性解放的婦女和傢庭的衝突,在她的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19927年去蘇聯,並訪問波蘭、德、法、英等國。1930年回國,加入全日本無產者藝術聯盟(納普)。1931年當選為藝術聯盟所屬作傢同盟的中央委員。同年參加日本無產階級文化聯盟(考普),並擔任作傢同盟的領導工作。1931年加入日本共產黨。1932年和宮本顯治結婚。同年被捕入獄。這期間除著文介紹蘇聯外,還寫瞭《一九三二年的春天》和《時時刻刻》(1932)、《小祝的一傢》(1934)等小說和論文。

宮本百合子在寫作

  1932至1941年間她先後5次被捕,並曾兩度被禁止發表作品,但她仍堅持寫作,發表瞭《乳房》(1935)、《杉垣》(1939)、《面貌》(1940)、《廣場》(1940)、《三月的第四個星期日》(1940)等小說和90多篇評論文章。評論《越冬的蓓蕾》(1934),回答瞭一些人對革命作傢的攻擊。

  戰後參加創立新日本文學會的工作。她的小說《知風草》(1946)和《播州平野》(1946~1947)描寫日本戰後的生活,抨擊專制政治和侵略戰爭。長篇小說《兩個院子》(1947)和《路標》(1947~1950)描寫知識婦女逐步提高覺悟,傾向社會主義的過程。她的作品大多情節曲折,結構謹嚴,善於在錯綜復雜的矛盾中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心理描寫生動、細膩。1951年1月21日去世。我國曾翻譯出版《宮本百合子選集》4卷。

宮本百合子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