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文學中的一個流派。《公報》是澳大利亞全國性刊物,於1880年在悉尼創刊,在澳大利亞民族主義文學的興起中產生過廣泛的影響,至今仍是澳大利亞的一份主要的反映政治、經濟、文化的綜合性雜誌。主要創始人是約翰·海因斯和約翰·費爾特姆·阿基佈林德,他們站在激進的立場,主張共和政體和選舉權平等,要求廢除貴族稱號,同時提出“澳大利亞屬於澳大利亞人”的口號。《公報》雜誌由於旗幟鮮明,風格潑辣,接近下層,很快就受到讀者的歡迎。阿基佈林德於1893年聘請請持相同觀點的阿爾弗雷德·喬治·斯蒂芬斯任副主編。次年,斯蒂芬斯在《公報》雜志上開辟文學專欄“紅頁”,專門刊登青年作傢的作品。他本人也寫瞭不少評介文章。這傢雜志在90年代民族主義浪潮中,團結瞭一批作傢、詩人,給他們提供瞭園地。他們的創作努力擺脫英國的影響,反映本國鄉村和下層人民的生活;在形式上則力求短小精悍,語言含蓄精練。這一派作傢有亨·勞森、安·巴·帕特森、維克多·戴利、瑪麗·吉爾摩、愛德華·戴森等。

曾為《公報》作插圖、漫畫的著名藝術傢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