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斯裡蘭卡民族電影業的先驅者們就開始瞭艱苦的創業工作,但由於經濟技術的落後,沒有生產影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拍出瞭3部無聲短片。戰後,於1947年1月21日成功地上映瞭斯裡蘭卡第一部僧伽羅語故事片《食言》,是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這部電影在斯裡蘭卡首映,即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連續放映147天,場場爆滿,打破瞭外國影片在斯裡蘭卡連續放映80天的紀錄。《食言》的上映進一步激發瞭電影工作者的熱情,不久,《阿索卡瑪拉》(1947)、《狡猾的保護護人》(1948)等電影也陸續與觀眾見面。

  斯裡蘭卡電影創業頭10年中所攝制的影片,無論從哪個方面都無法與進口的印度影片相比,每年最多隻能拍攝4部故事片。但是,它們的上映,打破瞭國內影壇被印度電影壟斷的局面,受到瞭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不過影片帶有很深的模仿印度影片的痕跡。當時人們喜愛的演員有盧卡莫妮·德維和A.W.賈亞馬納等。前者能歌善舞,恰到好處的表演,使許多觀眾為之傾倒;後者是個喜劇演員,惟妙惟肖的動作,常常使人捧腹大笑。

  1956年以後,斯裡蘭卡創辦瞭3個電影制片廠和洗印廠,開始用自己的電影技術人員和設備獨立攝制影片。著名的僧伽羅導演L.J.彼利斯第一次帶領演員和攝影師走出攝影棚,拍攝外景,制成瞭質量較高的故事片《生命線》(1956),電影評論傢們稱它是斯裡蘭卡電影史上的裡程碑;它突破瞭過去影片的舊框框,大膽地描寫瞭當地人們的現實生活。此後,一批以反映本民族中下層人民生活為題材的、具有民族風格的現實主義影片不斷湧現出來,如《奉獻》(1961)、《岸邊》(1961)和《寶石島》(1962)等,都是當時比較突出的影片。它們標志著斯裡蘭卡的電影業日臻成熟。1963年,L.J.彼利斯導演的故事片《鄉村的變遷》在1965年新德裡舉行的第3屆印度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故事片金孔雀獎,從而使斯裡蘭卡影片在國際影壇上贏得瞭一席之地。60年代,斯裡蘭卡的電影業發展迅速,除瞭拍攝出少量的新聞紀錄片和幾部少數民族故事片外,平均每年拍攝20部故事片。創作和攝制出一大批揭露現實社會、反映城鄉貧苦人民生活的故事片,同時湧現出一批水平較高的電影劇作傢和評論傢,他們進一步促進瞭斯裡蘭卡電影業的發展。但是,當時斯裡蘭卡的電影發行業被3傢私人電影公司壟斷,它們從西歐、美國和日本大量進口影片,其中不少是色情、兇殺和打鬥片,敗壞社會風氣,毒害青少年,引起瞭不少有識之士的關註。

  70年代以後,斯裡蘭卡政府頒佈瞭電影法,成立瞭國傢電影局,積極資助國產故事片的生產。1976年4月,政府將私人電影公司的電影進出口和批發權收歸斯裡蘭卡國傢電影局掌握,並限制外國電影,特別是禁止色情、兇殺影片的進口。斯裡蘭卡凱拉尼亞大學創辦瞭電影學專業,教授電影史、電影評論和電影藝術等課程。國傢電影局建立瞭電影劇本圖書館,電影制片廠和導演可以向該館購買劇本版權作拍攝之用。70年代,斯裡蘭卡政府在國內進行瞭一系列的體制改革,這時期的電影從不同的側面藝術性地再現瞭獨立以來斯裡蘭卡的變化。根據S.R.馬德瓦拉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五畝地》(1970)是一部上乘之作,影片反映瞭斯裡蘭卡獨立後,從土地改革中獲益的農民,遷居新開墾的農業區域,開辟新生活的艱辛和獲得豐收後的喜悅。除此以外,比較成功的還有《三面人》(1970)、《大沙漠》(1971)和《四十萬盧比》(1971)等。這個時期,雖然攝制瞭幾部質量較高的故事片,但是和60年代相比,國產故事片的整體質量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電影廠傢過分追求票房收入、商業利潤。此外,許多人認為,限制外國影片進口,使編、導、演人員不能及時瞭解世界電影發展趨勢,影響瞭影片攝制水平的提高。

  自1977年斯裡蘭卡現政府執政以來,國傢電影局放寬瞭對外國電影進口的限制,並向電影廠傢和私人貸款,鼓勵生產質量高的民族故事片。從50年代起,斯裡蘭卡天主教電影協會每年都評選最佳國產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員和最佳導演,向他們頒發榮譽證書。1979年,國傢電影局首次設立“斯裡蘭卡電影總統獎”。於當年7月27日首次向當選的最佳影片、導演、劇本和最佳男女演員頒發獎章和獎金。國傢電影局於1983年投資1500萬盧比建成一座彩色電影洗印廠,鼓勵和幫助電影工作者生產彩色故事片。進入80年代,斯裡蘭卡攝制的影片內容廣泛,體裁多樣。其中在內容上和藝術上都比較突出的有《密林中的村莊》(1981)、《邀請》(1981)、《決心》(1982)和《老傢》(1982)等。優秀的影片造就瞭一批觀眾喜愛的優秀演員,如瑪麗妮·馮塞卡,伽米尼·馮塞卡,左·阿貝維克拉馬和托尼·拉納辛哈等,他們均以其細膩動人的演技蜚聲影壇。

  斯裡蘭卡1979年開辦電視業,到1985年建成兩座電視臺。80年代全國擁有電視機50多萬臺。由於取消進口限制,錄相放映點比比皆是,斯裡蘭卡的電影業受到嚴重沖擊。加之通貨膨脹率急劇上升,影片生產費用劇增,許多電影廠傢入不敷出,影片的產量和質量急劇下降,思想上和藝術上俱佳的影片越來越少。斯裡蘭卡的電影業開始走向衰落。原來僅有的兩傢電影報刊也因經費不足,其中一傢被迫停刊。這種狀況引起斯裡蘭卡政府的重視,開始采取措施振興電影業,其中包括更多地撥款資助電影公司、以法令禁止在電視節目中播映出廠後不滿兩年的國產故事片等。

  從1947~1983年,斯裡蘭卡除瞭拍出少量的科技紀錄片和泰米爾語故事片之外,共拍出僧伽羅故事片566部。到1985年為止,全國有5傢電影制片廠,其中兩傢為國營。全國共有電影院349傢,大都集中在大中城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