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戲曲作傢。一名仁孺,號峨眉子,別署白雪樓主人、白雪道人。明萬曆年間人,生平事蹟不詳。所作傳奇今存《東郭記》和《醉鄉記》,合稱《白雪樓二種曲》。《東郭記》擷取《孟子》書中人物的事蹟,並以《齊人》一章為主要線索,加以貫串。劇中主角齊人到東郭墦間乞食,回來卻向妻妾吹噓,後來成為齊國上卿;王靠偷來的錢行賄,因此步步高升;陳賈、景醜之流,拔掉鬍子扮作婦女,諂媚權要,受到重用。孫鐘齡以種種漫畫式的描繪,揭露瞭封建官僚和文人賄賂公行、廉恥喪盡的醜態,表現瞭憤世憂國國的思想感情。《醉鄉記》以相似的手法描寫才氣橫溢的烏有生和毛穎等漫遊醉鄉,遭到鱉相公的挑剔和文魔等五鬼的磨難;卓文君的妹子看不起有才學的烏有生,而嫁給瞭白一丁;在考場上,烏有生不被主考和閱卷官錄取,銅士臭卻得以高中。孫鐘齡對當時是非顛倒的黑暗現實進行瞭辛辣的諷刺。他的戲曲創作,多運用幻想和誇張的藝術手法,具有明顯的諷刺劇的特色。他偏重於以嬉笑怒罵的態度暴露和抨擊現實,但刻畫人物性格不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