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安採茶戲作品。舊名《還魂記》。據老藝人相傳,至晚在辛亥革命後已流行於贛西北各地採茶戲班社中。舊時演出無定本。1956年,由高安地方劇團老藝人陳崇禾、饒鎮初口述,黃凱整理、改編,收入《中國地方戲曲集成·江西省卷》(1962)。1979年,由宜春地區採茶劇團重新整理、排演,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獻禮演出,獲創作一等獎、演出二等獎。劇本描寫皮匠鄒三吉因貧久鰥,與徒弟孫成相依為命。酒店主張氏與女桂英,傢無男丁,度日艱苦。孫成因打酒同桂英產生愛情,,雙方長輩雖贊同他們結合,但無論男贅、女嫁,必使一方老人孤獨無依。最後,這對青年戀人撮合雙方長輩也結成終身伴侶,兩傢合一傢,得到皆大歡喜的結局。改編本刪除舊本庸俗、落後、迷信的成分,突出瞭勞動人民的純樸、憨厚、幽默,以及他們之間的同情和友愛,生活氣息濃鬱,喜劇風格鮮明,洋溢著勞動人民樂觀、健康的生活情趣。寫孫成與桂英談情說愛,刻畫出小兒女的一派天真的情態;寫鄒三吉與張氏的結合,也頗能傳神。

《孫成打酒》劇照(夏旭萍飾孫成,劉小琴飾王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