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曲種。發源和流行於蘇州地區,用蘇州方言說唱,是江蘇、浙江、上海一帶有影響的重要曲種。自明代末葉以來,彈詞在蘇州地區經過長期的衍變和發展,在民間流行日益廣泛。到清代乾隆年間出現瞭名傢王周士,嘉慶、道光以來又先後出現過陳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陸瑞廷和馬如飛、趙湘舟、王石泉等名傢,逐步積累瞭眾多的書目,說表、彈唱藝術都有所豐富發展,產生瞭多種風格流派。清代末葉流入上海,有瞭更大的發展。20世紀30年代,隨著廣播事業的興起和普及,彈詞藝術進入鼎盛時期。原先彈詞詞以男藝人為主,後來也逐漸出現不少女藝人。

  蘇州彈詞在其形成、發展的過程中,博采各種藝術之長,奠定瞭深厚的藝術基礎,形成瞭說、噱、彈、唱等豐富的藝術手段。其說表融合敘事與代言為一體,分為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襯白、托白等,既可表現人物的思想活動、內心獨白和互相對話,又可以說書人的口吻進行敘述、解釋和評議。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彈唱以三弦、琵琶為主要樂器,自彈自唱,又互相伴奏、烘托。還借鑒昆曲、京劇的表演手法,結合聽覺藝術的特點,即“說法中現身”的手法,運用嗓音變化和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來創造各種角色。再加上時常穿插輕松詼諧的噱頭,使蘇州彈詞成為一種高度發展蹌綜合性說唱藝術。它具備理、味、趣、細、奇等藝術特色。理,指情節的合情合理,深刻真切;味,指曲折含蓄,回味無究;趣,指形容絕倒,妙趣橫生;細,指細節生動,刻畫入微;奇,指結構奇巧,引人入勝。

  蘇州彈詞以說表為主,吸收、提煉豐富生動的群眾語言,註重用詞、用語的精確生動,同時,講究語音、語氣、語調的變化運用,結合不同的書目,形成不同流派的說功。一般分為“活(滑)口”、“方口”、“火功”、“陰功”、“慢口”、“快口”等幾大類,各具特色,各有特長。除說表之外,兼重彈唱。彈詞唱篇一般為七字句式,有時酌加襯字、墊字,但講究平仄格律,按蘇州語音押韻。唱篇從屬於說表,也有敘事、代言之分,或用於敘述書情,或用於抒發人物感情。彈詞所唱原為一種吟誦的曲調,根據語言的聲調、語氣來行腔,以明白易懂、清晰流暢、聲情並茂、講究韻味為其特點。又因演唱者和所說書目的差異,產生不同的風格,形成瞭多種唱腔流派。現代比較流行的有沈(儉安)薛(筱卿)調、徐(雲志)調、蔣(月泉)調、祁(蓮芳)調、張(鑒庭)調、楊(振雄)調、(朱雪)琴調、(徐)麗(仙)調、候(莉君)調、尤(惠秋)調等,不下10餘種。

  蘇州彈詞的演出形式分為單檔(一人),雙檔(二人),乃至三檔(三人)等數種。一般書目,每天一回說45分鐘到100分鐘,可以連續說兩、三個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瞭適應不能每天連續聽書的聽眾,創造瞭在一個晚上可以說完的中篇(約兩個半到三小時)、短篇和分回(約45分鐘)等形式。但長篇仍是彈詞的主要演出形式。

  蘇州彈詞的長篇書目有《三笑》、《描金鳳》、《白蛇傳》、《玉蜻蜓》、《珍珠塔》等50餘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藝人根據戲曲、小說等改編過一批新的歷史題材書目,如《秦香蓮》、《王十朋》、《梁祝》、《四進士》、《林則徐》、《雙按院》等。同時,選擇傳統書目的精彩部分進行整理加工,成為相對獨立的中篇、分回等形式,如《老地保》、《廳堂奪子》、《玄都求雨》、《花廳評理》、《怒碰糧船》、《庵堂認母》等。在編演反映現代生活的書目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果,長篇大都根據戲劇、電影、小說等改編,經過多年積累,計有《青春之歌》、《苦菜花》、《紅色的種子》、《江南紅》、《奪印》、《李雙雙》、《戰地之花》等約40部。新創作的中、短篇有《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海上英雄》、《蘆葦青青》、《白衣血冤》、《多多》、《新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