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由南詞、花鼓灘簧、昆曲合流而成。蘇劇的前身是蘇灘,原名對白南詞,俗稱“打山頭”,是一種五、七人圍坐一桌,分任生、旦、淨、醜等腳色,自拉自唱的清唱形式。唱的都是代言體的戲文,有對白、唱詞,而無說唱人的宣敘,與一般說唱曲藝不同。它的傳統劇碼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根據昆劇改編,對白大都與昆劇相同,其唱詞則把昆劇的長短句改為七字句,儘量使之通俗化,如《花魁記》、《牡丹亭》、《白兔記》等。另一部分則由花鼓灘簧改作和仿作,多屬一旦一醜的對子戲,如《賣橄欖》》、《蕩湖船》、《馬浪蕩》等。演出中有時也穿插一人獨唱的小曲、二人對口講唱的滑稽段子和一人單唱的段子(藝人稱之為“賦”),以能及時編唱時事新聞而風行一時。

  對白南詞作為一種清唱藝術,至少在清乾隆年間已盛行於江浙一帶,並在江西、福建等許多地方流傳。1912年才出現簡單的化妝表演作為清唱時的加演節目。蘇州和上海當時都曾有人嘗試把它發展成為戲曲劇種,因種種條件限制沒有成功。1941年朱國梁在上海創建“國風新型蘇劇團”,吸收昆劇演員王傳淞、周傳瑛參加,共有7個演員,1個樂師。他們采取蘇劇、昆劇混合演出的方式,流動於蘇南浙北的農村,在草臺、茶館、廟宇、院落中演唱,終因社會動蕩而瀕於消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劇才重獲生機,健康成長,並建立瞭江蘇省蘇劇團。蘇劇的曲調旋律優美,富有地方色彩,常用的有弦索調、太平調、離魂調、費傢調、快板、流水板、曲頭、尾聲等數十種。由於蘇劇在文學、音樂方面都與昆劇有著淵源關系,許多蘇劇藝人兼能昆劇,在昆劇衰落時期也有不少昆劇藝人改業蘇劇。所以蘇劇表演藝術因得到昆劇的滋養而逐步形成樸實、細膩、註重內心體驗的獨特風格。主要演員有朱國梁、莊再春、蔣玉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