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面上再現空間感、立體感的方法和與此相關的科學研究。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透視學泛指各種空間表現的方法;狹義透視學特指14世紀開始逐步確立的描繪物體、再現空間的線性透視和其他科學透視的方法。現代對於人的視知覺的研究拓展瞭透視學的分析領域。隨著對世界各種文化的瞭解,人們認識到受更多的文化結構制約的各種透視畫法,從而也擴大瞭透視學的範疇。

  廣義透視學 廣義的透視學方法在距距今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的洞窟壁畫中就有所運用。在線性透視出現之前,已經出現瞭多種再現空間的方法:①縱透視。在平面上把離視者遠的物體畫在離視者近的物體上面。中國古代構圖法中稱高遠法。最典型的是埃及墓室壁畫的構圖,遠景作為一條橫帶完全置於近景橫帶之上。②斜透視。離視者遠的物體,沿斜軸線向上延伸。③重疊法。前景物體在後景物體之上。④近大遠小法。將遠的物體畫得比近處的同等物體小。⑤近縮法。在同一個物體上,為瞭防止由於近部正常透視太大,而遮擋遠部的表現,為此有意縮小近部,以求得完整的畫面效果。在佛寺中常見把大佛塑造得往上逐漸膨大,實際上就是近縮法的運用,使人在其下仰視時避免過度的近大遠小變化並得到完整的視覺印象。⑥空氣透視法。由於空氣的阻隔,空氣中稀薄的雜質造成物體距離越遠,看上去形象越模糊,所謂“遠人無目,遠水無波”,部分原因就在於此。同時還存在著另外一種色彩現象,由於空氣中孕含水氣,在一定距離之外物體偏藍,距離越遠偏藍的傾向越明顯,這也可歸於色彩透視法。晚期哥特式風格的祭壇畫,常用這種方法造成畫面的真實性。⑦色彩透視法。因為空氣阻隔,同樣顏色的物體距離近則色彩鮮明,距離遠則色彩灰淡。

三點透視:《巴比倫塔》(荷蘭)埃舍爾

  線性透視學 線性透視的方法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產物,即合乎科學規則地再現物體的實際空間位置。最初研究透視時曾以透明玻璃板放在眼睛正前方作為畫面,通過這個透明畫面去看景物,依樣在平面玻璃板上把立體形狀描繪下來,所得的形狀就是透視形。這種系統總結研究物體形狀變化和規律的方法,是線性透視的基礎。後來畫傢們不滿足於依靠感官去認識世界,還要求用理性去解釋世界。15世紀意大利畫傢、建築師L.B.阿爾貝蒂認為數學是認識自然的鑰匙。他的畫論專門敘述瞭繪畫的數學基礎,論述瞭透視的重要性。同期的意大利畫傢皮耶羅·德拉弗蘭切斯卡對透視學最有貢獻,他曾致力於總括與其同代的畫傢的經驗並作出理論上的結論,把透視學發展到相當完善的地步。德國畫傢A.丟勒把幾何學運用到藝術中來,使這一門科學獲得理論上的發展。到18世紀末,法國工程師蒙許所創立的直角投影畫法,完成瞭正確描繪任何物體及其空間位置的作圖方法,即線性透視。L.達·芬奇還通過實例研究,創造瞭科學的空氣透視和隱形透視,這些科學成果的總稱,即為透視學。

  透視學的研究范圍 物體對眼睛的作用有3個屬性,即形狀、色彩和體積,其因遠近距離不同而呈現的透視現象主要是縮小、變色和模糊消失。與此相應,透視學研究包括3個部分:①研究物體的透視形(輪廓線),即上、下、左、右、前、後不同距離形的變化和縮小的原因,稱為線性透視研究。這是繪畫透視學著重研究的部分。②研究距離造成的色彩變化,即所謂色彩透視和空氣透視的科學化。物體的顏色隨著遠近差別變化,比空氣暗的物體愈遠愈顯得淡;比空氣亮的物體愈遠愈顯得不亮;空氣愈低愈厚,愈高愈稀;所以畫遠山頂深底淡。在白色背景上,暗的物體會顯得小一些;反之,在暗的背景上,白色物體比在亮的背景上會顯得大一些。③研究物體在不同距離上的模糊程度,即所謂隱形透視。例如處在同樣距離處,物體小,映入人眼的夾角(視角)就小,視角越小就越不容易知覺,所以遠方的物體細部就會隱去。物體越遠越模糊。

頭部正側面比例示意

  現代繪畫透視著重研究和應用的是線性透視,而線性透視重點是焦點透視,它具有較完整較系統的理論和不同的作圖方法。焦點透視隻描繪一隻眼固定一個方向所見的景物,與此同時的有散點透視,它的焦點不是一個而是多個。散點透視有縱向升降展開的畫法,中國畫論稱為高遠法;有橫向高低展開的畫法,稱為平遠法;還有遠近距離展開的畫法,稱為深遠法。

  透視學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名詞 ①視點,指畫者的眼睛位置。②足點,指畫者的立足點。③畫面,指模型上的玻璃板,即研究透視的假設畫面。看景物時可擴展成很大的畫面。④基面,指放置物體的水平面,畫風景時即地面。⑤基線,指畫面與基面相交之平線。⑥視角,指眼睛看物視線所成的角,以60°視角為視物最清楚的角度。⑦視圈,又稱視域,即在畫法上以60°視角發射的視線轉360°,在畫面形成假設的視圈,是眼前看得最清楚的范圍。人距離畫面遠則視圈大,距離畫面近則視圈小。在透視作圖時,應把圖形畫在視圈之內,超出視圈所畫的圖形要變形。⑧點心,也稱主點,在眼睛正前方的畫面上,正好在視圈的中心。⑨視心線,也稱視中線,是視點與心點相連的視線。它必須與畫面垂直。⑩視平線,是在畫面上假設的一條平線,它是通過心點所作的一條水平線,因與眼睛等高,所以稱為視平線,它又是畫面上下的分界線,眼睛以上看到的東西必在視平線以上,在眼睛以下看到的東西必在視平線以下。視平線又是所有與畫面成角(不平行)而互相平行的水平線段的消滅處。⑪消滅點,是假定實際互相平行的水平線段,因與畫面不平行,向遠處延伸,愈遠愈見逐漸靠攏,必在視覺上產生縮小,縮短直至一點而消失,此點即為透視的消滅點。透視學上因線段與畫面所形成的角度(方向)不同,因此消滅點不同,如有心點、距點、餘點、天點、地點等。⑫消滅線,畫透視圖時,物體向遠處延伸連接消滅點的線。⑬心點,是前面所說的點心,畫面上隻有一個心點,是與畫面成90°角的水平線的消滅點。⑭距點,在畫面的視平線上,距點有兩個。它與心點的距離恰與視點到心點的距離相等,說明人至畫面的距離,所以稱為距點。距點是與畫面成45°角水平線的消滅點。⑮餘點,在畫面的視平線上,餘點有許多個。它是與畫面成90°或45°角之外其餘角度水平線段的消滅點。⑯天點,是近低遠高向上傾斜平行直線的消滅點。因為它與地面不平行而消滅在視平線以上,故稱天點。有心點方向的天點,有距點方向的天點,有餘點方向的天點。⑰地點,是近高遠低向下傾斜平行直線的消滅點。因為它與地面不平行而消滅在視平線以下,故稱地點。有心點方向的地點,有距點方向的地點,有餘點方向的地點。⑱平行透視,凡物體的一個面與畫面平行,而另一面與畫面成90°角,依此角度畫的透視稱為平行透視,隻有一個消滅點。⑲成角透視,凡物體的兩個面都與畫面不平行,所畫的透視圖稱為成角透視。可分餘點成角透視和距點成角透視,有兩個消滅點。⑳仰視透視,如畫高大建築物,站在較近距離而抬頭畫畫的透視,稱為仰視透視。假設的畫面傾斜,視心線必須與畫面垂直。墼俯視透視,如站在大樓頂上低頭畫畫的透視,稱為俯視透視。假設的畫面傾斜,視心線必須與畫面垂直。

鉛筆、手指測景法

用線和框架研究縮短原理(德)丟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