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漢晚期陶塑。天回山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北門外10公裡天回鎮附近。1957年在這裏發掘東漢晚期崖墓數座,年代在光和七年(184)至建安二十五年(220)之間,出土物中有大量陶俑及動物陶塑。陶俑有男女舞俑、聽琴俑、男女庖丁俑、持瓶或持鏡俑、持鏟俑、武士俑以及說唱俑等,為漢代人物雕塑中之精品。男舞俑身高58釐米,頭上著幘,身著寬袖長袍,腰間束帶,帶鉤橫穿,右腰間懸一環柄小刀,手持長巾,右手叉腰,左手平舉。女舞俑一般身高47釐米,頭梳雙髻,戴簪,身著長裙,束帶,,手亦持長巾,右手叉腰,左手向上。有的女舞俑頭梳高髻,戴簪,髻前有簪花兩朵,右額插一大朵花飾,兩耳下懸珠飾,還有跪地作舞姿者。撫琴俑身高36厘米,頭上帶幘,身著長袍,席地而坐,琴斜置膝上。聽琴俑高46厘米,以右手掩耳,頭略偏作聽琴狀。此外,尚有吹笛吹簫俑的殘片若幹。陶俑臉型大多方正,眉彎,微帶笑容。俑頭及身軀皆為模制,原曾敷彩,出土後大部脫落。持巾起舞的習俗在漢畫像中也可以見到。此外,說唱俑是一件極為生動有趣的作品。俑高56厘米,頭上著巾,戴簪,額前有小花飾,大腹凸出,赤膊上有瓔珞珠飾,左臂環抱一鼓,右臂向前平伸,手握鼓槌。下身長褲赤足,右足隨右手前伸,左腿蜷曲於圓榻上,張口露齒,表情十分幽默,亦為模制。與之類似的說唱俑在重慶亦有出土。

  動物陶塑有狗、馬、雞、鴨和長尾雞等,造型真實而概括。如陶馬,背高72厘米,通高114厘米,無鞍,馬尾裹結,身軀肌肉隆突而圓滑,腿足細長,是一匹矯健異常的幼馬。馬頭與馬身系由兩個模子分制而成,吻合處上下都有“第七”2字為標記。

說唱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