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大黎加位於中美洲。前殖民時代,哥斯大黎加美術主要分佈在3個地區:迪基斯河流域、大西洋沿岸和高原、尼科亞半島。主要藝術是石雕、金製品、陶器。迪基斯河流域有大型石雕。沉重的大石球,有的是用來作為墓地地界標誌的。也有小型男人像石雕和程式化的動物像。人物有誇張而扁平的身體、楔形基座、活動的手臂。動物造型常做成圓形,四肢和頭刻成高浮雕。迪基斯地區的陶器部分受巴拿馬的奇裏基地區風格影響。陶器裝飾僅限於容器頸部和提手,有動物紋和幾何紋飾。這一地區的金製品很多,有各種種擬人形象垂飾,用錘金或鑄金做成。大西洋沿岸和高原地區有高達1.2米的石雕人像,有寫實的傾向。男人有的雙手抱在胸前,有的一手握著戰俘的頭,一手拿戰斧,婦女雙手握著乳房。雕像臉部、頭飾、裝飾品都具有個性特點。這一地區陶器有肖像容器和小型單色容器,在一些地方發現受尼加拉瓜影響的彩陶。尼科亞半島也有巨石雕刻的男人像,身後有作為護衛者的動物。絕大部分陶器是未塗色的或單色的。在半島北端,典型的陶器是模印和畫飾相結合。在南部有鱷魚形香爐。半島還有一種來自北方移民制作的碾石,形體拉長,微凹,刻有鱷魚、虎、鳥紋。殖民時代,本土工藝依然存在。有獨特的紡織品、陶器和一種用印花粉來裝飾人體和木器物的流動藝術。建築留有尼科亞教堂、埃雷迪亞教堂、馬哈拉斯教堂。雕刻主要有彩色木雕和石雕。獨立前的雕刻傢主要來自國外,19世紀才出現本地雕刻傢。20世紀雕刻開始從本土傳統中汲取營養。F.蘇尼加1935年創作的母親紀念碑是一件傑出的作品。1897年哥斯達黎加成立美術學院,開始用歐洲學院派的方法來培養學生,也有大批學生赴歐學習,受歐洲影響較大。20世紀產生瞭一大批現代派畫傢。

金飾物

鳥形石碾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