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場所。在北京(明清)南城正門永定門內東側,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其基地大約即元成宗時(1295~1307)所建天壇的舊址。

  源於原始社會的自然神崇拜,在中國封建社會為統治者所接受並加以改造和強化,延續很久。自然神中天最尊貴,其次為地,再次為社(國土)、稷(五穀)和日、月、山、川、風、雨、雷、電等。皇帝例於每年的冬至日舉行祭天大典。從東漢開始歷代天壇都設在都城南郊,故史書記皇帝祭天常稱之為““有事於南郊”。天壇的壇本身通常是圓形層臺,所以又常稱為圜丘。有的朝代也將天地合在一起祭祀。

  北京天壇原在內城南郊,隻是明嘉靖(1522~1566)年間在城南加築外城,才包在城內。

  明初建都南京時隻在大祀殿裡舉行天地合祭。永樂十八年在北京今天壇祈年殿處建大祀殿,矩形,仍為合祭。嘉靖九年,在殿的正南軸線上建圜丘祭天,原大祀殿改建為三重簷圓形建築,名大享殿,降為祈求豐年之所。同時在城外北、東、西三面分建地壇、朝日壇和夕月壇,實行天地分祭。大享殿平面圓形,大致和今祈年殿相近,但三簷顏色不一:上簷色青象征天,中簷色黃象征地,下簷色綠代表萬物。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大享殿三簷都作青色,名祈年殿。又重建圜丘,尺寸比明代幾乎擴大1倍,即今圜丘。乾隆時的祈年殿後被火焚,光緒十六年(1890)循舊制重建,遺存至今。

總平面示意圖

  天壇基地東西約1700米,南北約1600米,占地面積約272萬平方米,相當於紫禁城的3倍多。有兩重圍墻,南面是方角,北面為圓角。內墻並不在外墻所圍面積的正中而向東偏移。圜丘和祈年殿居南北軸線兩端,其軸線也不在內墻所圍面積正中,同樣向東偏移。外重墻僅西墻開兩座門,較南的門內有神樂署和犧牲所,較北的門是正門。由正門東行過內墻門後,道南為齋宮,是皇帝在冬至日祭天的前一天齋戒居住的地方。再東行即至主體建築軸線。圜丘在軸線南端,為3層白石圓臺,四向設踏道,周圍石欄,底層直徑55米,總高5米許。臺外有兩層圍墻,平面內圓外方,兩重墻四正面都有白石欞星門。圜丘北為一院墻圍繞的圓院,直徑63米,院內北部正中為圓殿皇穹宇,是供放“昊天上帝”牌位的地方。殿前左右各一配殿。皇穹宇坐落在圓形石臺上,單簷青色琉璃瓦攢尖頂,全高約20米,造型精美,內部藻井天花和彩畫組成瞭瑰麗的向心圖案。圓院外北面過成貞門是一條名為丹陛橋的大道,長約400米,寬30米,高出地面約4米。北端過券門和祈年門後是一方院,祈年殿在院中偏後,殿前左右有配殿。祈年殿平面圓形,三簷青色琉璃瓦攢尖頂,坐落在總高6米的3層白石臺上,石臺下徑90米,殿直徑24米,連石臺總高38米。方院北連一封閉的小方院,院內皇乾殿用以存放神牌(見彩圖)。

天壇 北京

  天壇建築群所運用的全部藝術手法,都在於要突出“天”的肅穆崇高。天壇的大部分面積都是靜穆蒼勁的青松翠柏,森嚴隱邃,有很強的紀念性。縱軸向東偏移約200米,用意是為瞭加長從西門而來的距離,深化人從環境中獲得的感受,渲染出遠人近天、超凡入聖的氛圍。

  圜丘通體晶瑩潔白,臺上空無一物,象征著“天”的聖潔空靈。兩重圍墻都很低,僅高1米許,對比瞭壇的高大,而且不致遮擋人立臺上四向瞭望的視線,感到境界遼闊,似已與天相近。墻上的8座石門和圜丘取得呼應,也打破瞭平整墻頭的單調。

  丹陛橋高出於左右林地之上,寬闊直平,大道上沒有綠化,用意也同於圜丘。祈年殿院內也不見樹木,白石臺頂高出院外地面約10米,視野更為遼闊。青色屋頂與天空色調相近,圓頂攢尖,似已融入藍天。這些都在於造成人天相近的感受。

  在建築的形式美處理上,天壇有很高的成就。皇穹宇圓院的封閉與圜丘的開朗適成對比,皇乾殿小方院與祈年殿之間也存在這種對比。祈年殿和皇穹宇一大一小,但都是圓殿青色攢尖頂,形象相近,居於軸線兩端,遙相呼應,它們本身的比例權衡和尺度以及色彩都經過精心的推敲,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精品。如祈年殿的3層石臺,每層石欄望柱頭呈放射對位,並與圓殿的12根外簷柱也取得對位。透過皇穹宇圓院的券門洞看皇穹宇和透過祈年門的柱枋看祈年殿都有十分完美的構圖。

  天壇還廣泛運用瞭象征和聯想的手法來隱喻主題。如建築和院墻多用圓形平面,使人聯想到天。又如使用某些有象征意義的數字,天屬陽,圜丘就大量使用陽數(奇數)之極──9或9的倍數等,如臺面圍繞中心圓石鋪石為9圈,每圈石數是9、18、27……等;3層石臺各圍以4段石欄,每段欄板數目由上至下為9、18、27;此外如臺階步數、各層石臺的直徑和高度也是如此。祈年殿為祈求豐年,廣泛采用與農業節歷有關的數字,如支承下簷的12根簷柱象征十二時辰,支承中簷的12根內柱象征十二月,這24柱又象征二十四節氣,最內的4根龍柱支承上簷,代表四季。

天壇鳥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