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朝道光帝第6子恭忠親王奕的王府。位於今北京市前海西街,占地面積約3公頃,是中國現存最大的貴族府邸之一,包括王府及王府花園兩個部分。

  清朝對各級王府形制均有嚴格規定,主體部分必須按規制建造,恭王府的中路前部即是典型的親王府邸格局。王府部分由多個四合院組成3條南北向的軸線。中間主軸線是執行政務的殿堂,它由三開間的王府大門及五開間的二門為前導,達到王府的正殿銀安殿(殿已毀),按規制應為7間9架,綠琉璃歇山頂。殿後為嘉樂樂堂,按規制是親王的寢殿,但實際上隻是禮儀性的建築。東側軸線由三進四合院組成,是日常居住的建築。西側軸線為讀書、會客用建築,其主體建築名錫晉齋。錫晉齋面闊7間,前廊後廈,正中3間內部做成三面暗樓,有欄桿、檻窗、碧紗櫥等裝修,均使用楠木,精雕細刻並有珠玉鑲嵌,一切均仿宮城內的寧壽宮形制。這3條並列軸線的北端,以2層後樓做為結束。後樓東西長160餘米,共有90餘間。樓的正面出廊,背後為清水磚墻,墻上開多種形式的窗洞,有方形、圓形、扇面形、多角形等,幾無重復,各窗洞都飾以精細的磚雕邊框。

  後樓以北為花園,名萃錦園,咸豐(1851~1861)年間拓建。園內散置疊山數處,有湖石山及青石山,並有小型水面和各種花木。園內建築亭、臺、廊、榭。其中的蝠廳、正廳五開間,前後各出3間抱廈,左右各接3間耳房,平面曲折有如展翼的蝙蝠形。因蝠與福字同音,取其吉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