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位於歐洲中部,1949年10月成立。1945年,德國蘇聯佔領區從納粹法西斯的統治下解放出來,歷史出現新的轉折。戰後一段時間,民主德國藝術的首要任務是反法西斯,宣傳人道主義和民主,它所繼承的是20~30年代德國美術中反法西斯的藝術傳統。

  民主德國的藝術傢可分為3代。第1代人將20~30年代反法西斯和人道主義的藝術帶到瞭1945年推翻納粹統治之後的階段,如H.格龍迪希、L.格龍迪希和F.克雷默默等。第2代人經歷瞭最後的戰爭,在新建立的社會主義社會接受藝術教育,他們在60年代初開始創作具有強烈個性的藝術,如W.西特、B.海西希和W.馬托伊爾等。第3代人中有的當過第2代人的學生,他們更強調自信,力求創新,目前正活躍在藝壇上。

  戰後初年,藝術創作的題材常囿於廢墟、饑饉、難民和沉思的自畫像上,較重要的有H.格龍迪希和W.拉赫尼特的油畫,以及L.格龍迪希、H.桑德貝格和W.魯道夫的版畫。

  這些作品力量深沉,表現出對受法西斯迫害而犧牲者的尊敬和對法西斯罪行的譴責。此期創作多具象征因素,過分強調題材,忽略瞭作品的思想性和形式。到50年代,改變瞭社會地位的勞動階級、起領導作用的革命政黨和新的人際關系成瞭引人註目的表現主題。L.格龍迪希和A.莫爾創作的版畫表現瞭鋼鐵工人,手法簡練。以銅版組畫的形式表現的歷史題材有桑德貝格的《道路》和L.格龍迪希的《農民戰爭》。肖像畫傢B.黑勒的《佈萊希特像》,註重揭示心理。油畫和版畫的重要題材還有遊行、討論和勞動。最重要的雕塑應屬在過去法西斯集中營所在地建立的紀念碑,如克雷默設計的佈痕瓦爾特紀念碑、W.勒默特為拉文斯佈呂克國傢紀念館創作的婦女群雕。由於當時號召與形式主義作鬥爭,人們仍受19世紀的現實主義的模式的框束,致使某些表現性強的畫傢橫遭指責,於是乏味的宣傳畫式的繪畫得到流行。

  60年代民主德國的藝術得到瞭空前的發展,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傢堅持比特費爾德道路(藝術和生活的結合,藝術傢和人民的結合),以勞動人民為表現的中心。不少藝術傢去友好國傢考察,與蘇聯結盟和支持民族解放運動亦屬創作主題,藝術的國際性增加瞭。在新城和老城中心出現瞭許多與建築輝映的壁畫。工人肖像和生產活動多被表現。畫傢西特受意大利畫傢R.古圖索的影響很大,他的造型形象結實而富有雕塑感,色彩和構圖充滿活力,他把工人作為歷史的行動和決定的主體來把握並加以表現,如《控制臺旁的化學工人》。海西希的畫風讓人想起L.科林特和O.科柯施卡,氣質豪放,他創作的重要作品是《巴黎公社》和石版組畫《法西斯的夢魘》。W.蒂佈克的《安魂曲》達到瞭其創作的高峰。他不依靠觀眾的視覺經驗,目的是要激起接受者共同思想,他使用間離方式,將現實和非現實連在一起。這個時期,組畫形式常用在版畫上。浮雕和壁畫中,也有人采用多聯畫和同存主義(在一幅畫上同時表現好幾個時空各異的形象)以及蒙太奇的手法。雕塑有意避免圓滑。藝術傢的主觀性在增加,采用瞭象征、寓意和比喻的方法。

  70年代初年,新的文藝政策鼓勵藝術創作朝著廣度和豐富性的目標發展,第3代畫傢應運而生,他們對失誤和弊病比老一輩更加敏銳。藝術傢的表現對象擴大到瞭整個的生活方式。政治題材增加瞭。馬托伊爾畫的《受獎者》是一個獲獎時靜坐沉思的老年婦女,臉上刻著沉重生活的痕跡,作品引入瞭道德-批判的內容。藝術和生活的聯系日益緊密。西特描繪性愛的作品表達出感官和生活的愉悅。在畫的結構上,認識成分增加瞭,隱喻和象征符號變得重要起來。造型手段愈來愈受重視,如利用相片資料,使用聯想或變形乃至非具象手段等等。近來,繪畫的享樂因素在增加,即興的視覺感官性和遊戲為人嘗試,使接受者能獲得較大的審美愉快和感官享受。到瞭80年代,藝術舞臺更加活躍,現實主義的造型藝術正在不斷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