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劇刊物。月刊。1940年11月創刊於桂林,至1942年10月止,共出2卷,10期,由戲劇春秋社出版。主編田漢。自2卷1期起,主編又增加瞭洪深。辦刊目的是為瞭解決抗戰中戲劇陣線出現的戲劇理論貧乏、劇本恐荒、舊作與現實格格不入、戲劇界缺少聯繫以及領導不力等缺點和問題。刊物的內容有:整理介紹適合抗戰需要的戲劇理論;對劇作展開批評與介紹;發表各種戲劇劇本,特別是短小精悍能教育群眾起來堅持抗戰的作品;報導戲劇工作者的活動。《戲劇春秋》刊登過田漢、夏衍、易庸、茅茅盾、張庚、章泯等人的重要論文,還大量報道瞭各種座談會,如郭沫若、陽翰笙、胡風、老舍、茅盾、洪深、石凌鶴、姚蓬子、馬彥祥等參加的“戲劇的民族形式問題座談會”,夏衍、焦菊隱、歐陽予倩、杜宣、許之喬、孟超等參加的“《國傢至上》、《包得行》演出座談”和田漢、柳亞子、茅盾、於伶、安娥、蔡楚生等參加的“歷史劇問題座談”等。同時還刊登瞭郭沫若的《高漸離》、田漢的《嶽飛》、夏衍的《冬夜》、易庸的《命令反攻》、洪深的《回到祖國》、歐陽予倩的《戰地鴛鴦》及杜宣、吳天、嚴恭、石炎、王逸等人的劇本和舒非、瞿白音、曹葆華、章泯、沙蒙等人翻譯的外國戲劇理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