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戲劇分古希臘戲劇(西元前6世紀末~前2世紀末)和近代希臘戲劇(16世紀中~20世紀)。

  古希臘戲劇 分悲劇、羊人劇、喜劇、摹擬劇。

  “悲劇”一詞在希臘文裏作tragoidia,意思是“山羊之歌”。“悲劇”一詞用到古希臘戲劇上,可能引人誤解,因為古希臘悲劇著意在“嚴肅”,而不在“悲”。

  悲劇起源於民間間歌舞。古希臘農民於收獲葡萄時節裝扮成牧羊人,舉行歌舞,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這種歌叫做“酒神頌”。表演時,臨時編幾句詩來回答歌隊長提出的問題,講述酒神在人世的漫遊和宣教的故事。泰斯庇斯首先采用第一個演員來表演悲劇。埃斯庫羅斯首先增加第二個演員。有瞭兩個演員,才能有正式的對話,才能表現戲劇沖突和人物性格,因此埃斯庫羅斯被稱為悲劇的創始者。第三個演員是索福克勒斯增加的。

  公元前534年雅典城創辦“大酒神節”,泰斯庇斯首先在這個節日裡把酒神頌化為悲劇。公元前6世紀末,雅典民主政治提倡集體生活,人民大眾的思想情感要求用集體方式表達,惟有戲劇才能滿足這種要求,因而戲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古希臘劇中的人物通常隻有六七人,這些人物由3個演員輪流扮演,女角色由男演員扮演,戴面具,不使用假嗓。演員的動作緩慢而富於節奏,靠姿式和聲音來表達情感。

  古希臘悲劇的題材多半取自荷馬史詩,通過神話和英雄傳說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這些悲劇接觸到命運觀念、宗教信仰、國際與國內戰爭、政治問題、民主制度、社會關系、傢庭問題,並且提出瞭悲劇詩人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古希臘劇場是露天的。觀眾席位於斜坡上,形如展開的折扇,能容納一萬多人。觀眾席前面有一個圓場,歌隊和演員在圓場上表演,舞臺是公元前4世紀下半葉才興建的。

  古希臘劇場上有自殺而無他殺。殺人流血的事件以及不易表演的場面,一般由傳報人傳達,不在圓場上表演。

  古希臘的戲劇演出始終有歌隊。隊員一般不戴面具,他們的服裝輕飄鮮明,可作為劇景的裝飾。歌隊跳舞、唱歌,安慰劇中人物,對劇中事件發表感想,向觀眾解釋劇情,代表詩人發表意見。歌隊最大的作用是代替幕,歌隊唱一支歌,劇中的時間和地點可以發生變化。

  泰斯庇斯之後有3個重要的悲劇詩人。第一個是科裡洛斯。他於公元前523年左右首次參加比賽,40年中寫瞭160部劇本。第二個是普拉提那斯。他於公元前500年左右同科裡洛斯爭奪戲劇獎賞。他寫瞭50部劇本。第三個是佛律尼科斯,他首先引進女性人物,首先寫歷史劇。他的《米利都的陷落》寫小亞細亞的希臘殖民城邦米利都於公元前494年被波斯國王大琉士攻陷的事,演出曾引起全場觀眾流淚,詩人因此被罰1000希臘幣。

早期鍬奧索斯節戲劇表演場面

  此後雅典產生瞭3大悲劇詩人。第一個是埃斯庫羅斯。他使悲劇具有瞭深刻的內容和完備的形式。他的悲劇佈局比較簡單,抒情氣氛十分濃厚,人物氣魄雄偉,風格莊嚴崇高,雄渾有力,有些誇張。第二個是索福克勒斯。他使悲劇藝術臻於完善。他的悲劇佈局復雜、嚴密、完整,人物性格鮮明,風格樸質、簡潔。第三個是歐裡庇得斯。他善於描繪人物的心理,風格比較華麗,語言流暢,接近口語,十分自然。

  公元前5世紀還有兩個著名的悲劇詩人。第一個是伊翁。他寫瞭40部劇本,其中有喜劇。第二個人是阿伽同(約公元前445~前400?)。他的名聲僅次於3大悲劇詩人。阿伽同首先虛構人物和情節,他的歌曲纖細曲折。

  公元前4世紀,雅典在內戰中失敗之後,民主政治衰落瞭,悲劇也隨之衰落。這個世紀比較有成就的悲劇作傢是阿斯提達馬斯,他寫瞭很多劇本,甚是有名。他的同名的兒子寫瞭240部劇本,公元340年上演瞭其中的《帕泰諾派奧斯》,大受歡迎,雅典人因此為他立瞭一座銅像。

  從公元前3世紀起,希臘的戲劇中心移到瞭亞歷山大裡亞城。雅典的大酒神節舉行到公元前120年為止,至此古希臘悲劇的歷史便告結束。

  羊人劇是一種輕松的笑劇,不是喜劇,一般在三出悲劇上演之後演出,作為一種調劑。

  古希臘喜劇也起源於民間歌舞。農民於收獲葡萄時節祭祀酒神,他們裝為鳥獸,舉行狂歡遊行,載歌載舞,這種歌叫作komos,(意思是“狂歡隊伍之歌”)。“喜劇”一詞在希臘文裡作komoidia意思是“狂歡歌舞劇”。

  早在公元前6世紀,墨加拉就有一種描寫神話故事和日常生活的滑稽劇,這便是喜劇的前身。

  公元前487年,雅典城在大酒神節正式上演喜劇。喜劇之所以遲遲上演,是因為有人反對喜劇諷刺個人。基奧尼得斯在那次比賽中獲獎,他是第一個被承認的喜劇詩人。

  古希臘喜劇的創作方法比悲劇自由。喜劇取材於現實生活,情節是虛構的。喜劇中的人物比悲劇多,但同時說話的一般也限於3人。喜劇采用日常語言。歌隊隊員是24人,往往分為兩個小隊,各自代表鬥爭的一方。喜劇不大註重結構,劇中的時間和地點有較多的變化。

  古希臘喜劇的發展同民主政治和言論自由有密切關系,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逐漸演變,分為“舊喜劇”(公元前487~前404)、“中期喜劇”(公元前404~約前320)和“新喜劇”(約公元前320~前120)。

  舊喜劇享有充分的批評自由,它所攻擊的主要對象是政治上的權勢人物和社會上的知名人士,因此受到這些人的反對。雅典法律曾於公元前416年頒佈法案,剝奪喜劇的批評自由。

  舊喜劇的主題思想主要表現在“對駁場”中。鬥爭一方勝利之後,是一些歡樂的場面,顯示勝利的後果,最後以宴會或婚禮結束。舊喜劇中有“插曲”,歌隊長往往在插曲中代表詩人發表政治見解和個人牢騷。

喜劇舞蹈

  公元前5世紀雅典產生瞭3個著名的喜劇詩人。第一個是克拉提努斯(約公元前484~前419)。他寫瞭26部喜劇。首先寫政治諷刺劇和社會諷刺劇,風格雄渾有力、尖銳潑辣。第二個是歐波利斯。他隻活瞭30多歲,寫瞭17部喜劇。風格比較溫和雅致。第三個是阿裡斯托芬,他是最傑出的喜劇詩人,劇本情節往往流於荒誕,但主題是很現實的。他喜歡采用誇張的手法造成喜劇效果,劇中有插科打諢,也有優美的抒情詩,風格多樣化。

  公元前5世紀還有3個有成就的舊喜劇詩人。第一個是克拉泰斯。他首先放棄諷刺劇,而編寫具有普遍性的情節,風格輕松愉快。他的喜劇《野獸》寫“黃金時期”炊具能自動做面包,食物能自動烹調。第二個是佛律尼科斯。他的喜劇《文藝女神們》寫索福克勒斯同歐裡庇得斯比賽悲劇藝術,勝利似歸於前者。第三個是柏拉圖(旺盛時期是公元前428~前389),他寫瞭28部喜劇,其中有政治諷刺劇和神話劇。古代批評傢說,柏拉圖的風格既雅致又粗俚。

  公元前4世紀,雅典政治、經濟衰落,人民不能享受多少自由,因此喜劇很少批評政治,從而逐漸由政治諷刺劇過渡到世態喜劇,稱為“中期喜劇”。

  在現代所知的57個中期喜劇詩人中有3個比較著名。第一個是歐佈洛斯。他寫瞭104出舊喜劇和中期喜劇。他的神話劇中有很多謎語,謎語是中期喜劇的一個特色。第二個是安提法奈斯。他寫瞭260部喜劇,其中一部是比較悲劇和喜劇的優劣的。第三個是阿萊克西斯。他是最傑出的中期喜劇詩人,寫瞭245部喜劇,其中一些是新喜劇。他的喜劇風格很優美。

“新喜劇”劇景(浮雕)

  自公元前4世紀末葉起,喜劇發展成為“新喜劇”。新喜劇不談論政治,不諷刺個人,一般以傢庭生活、愛情故事為題材,表現青年男女要求自由的願望,把生活理想化,沖淡社會矛盾,缺乏深刻的思想內容。劇中人物性格鮮明、逼真,但都是定型的,如慳吝的父親、機智的仆人。新喜劇結構簡單,劇中的青年男女發生愛情,經過種種波折最後達到圓滿的結局。新喜劇采用日常語言,風格明白清晰,優美雅致,劇中滑稽可笑之處一般是由情節或性格造成的,逗樂的笑話很少。

  在現代所知的64個新喜劇詩人中有3個比較著名。第一個是菲萊蒙,他是米南德的勁敵,在演出中比米南德更受歡迎。他寫瞭97部喜劇,風格比較粗俚,性格描寫比較差。第二個是狄菲洛斯。他寫瞭100部喜劇。第三個是米南德(約公元前342~約前291)。他是最傑出的新喜劇詩人。他的喜劇通過愛情故事反映當時的社會風尚和現實生活,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人物性格鮮明、生動、真實,風格雅致、優美,而且很幽默。

  古希臘喜劇的歷史隨著大酒神節的終結而告結束。

  古希臘還有一個劇種,叫作摹擬劇。創始人是索弗龍(約公元前470~約前400),作品已失傳。公元前3世紀產生瞭一種以現實生活和風俗習慣為題材的新型摹擬劇,這是一種短劇,在街頭演出,分散文劇和詩體劇。劇中有悲劇成分,也有喜劇成分,再加上舞蹈和雜技表演,深受觀眾歡迎,一直流傳到羅馬時代。比較著名的摹擬劇作者是赫羅達斯(約公元前300~?)和狄奧克裡圖斯(約公元前310~前256)。前者傳下7部完整的摹擬劇。後者傳下3部摹擬劇,其中比較著名的是《敘拉古婦女》。

  古雅典有3個戲劇節。勒奈亞節於1~2月舉行,以演喜劇為主。大酒神節於3~4月舉行,以演悲劇為主。鄉村酒神節於12月至翌年1月舉行,重演舊劇本。每個參加競賽的悲劇詩人交3出悲劇和1出羊人劇,每個喜劇詩人交1出喜劇,由執政官批準3個悲劇詩人、3個或5個喜劇詩人參加比賽。執政官用搖簽法分配給每個中選的詩人1個演員(即主角,其餘的兩個演員由主角挑選)和1個歌隊。雅典的10個區各自推選出1人為候選評判員,演出完畢後投票評定,執政官從評判票中抽出5張來決定勝負。

  近代希臘戲劇 始於文藝復興後期。自1570年起,希臘處在威尼斯人的控制下,國土隻剩下克裡特和愛奧尼亞海上諸島嶼。此後100年間,是克裡特戲劇,也是近代希臘戲劇的黃金時代。

  霍爾塔特西斯出生在克裡特島,是近代希臘最傑出的戲劇詩人之一。他的作品有悲劇《埃羅菲莉》(1637)、喜劇《卡祖爾沃斯》(1600)。特裡洛斯的悲劇《羅佐利諾斯》取材於塔索的《托裡斯蒙多》,寫愛情與友誼之間的沖突,受《埃羅菲莉》的影響,具有同樣的優點。福斯科洛斯的喜劇《福爾圖那托斯》模仿《卡祖爾沃斯》的結構和其中的一些場面,情節相同,有猥褻語而不流於淫穢。作者企圖擺脫意大利喜劇的影響,寫出更真實的克裡特生活。

  1669年,土耳其人重新占領克裡特,希臘戲劇從此中斷100年之久。到瞭18~19世紀才出現紮金索斯島(在伯羅奔尼撒西北岸外)的喜劇。

  古澤利斯(1773~1842)的著名作品《哈西斯》(1795)是在威尼斯人仍然占領著紮金索斯時期寫成的。劇中的哈西斯是個吹牛軍人,說話勇敢而行動怯懦。其他人物,如遊手好閑的青年、狡猾的婦人、威尼斯駐防士兵,都取材於現實生活。紮金索斯人泰爾塞蒂斯(1800~1874)寫瞭一部喜劇嘲笑詩歌比賽。

  19世紀中葉,業餘作傢維贊蒂奧斯的《瓦韋爾》,描寫希臘各地方的人各說各的方言,而引起許多滑稽的誤會。該劇的演出取得很大的成功,20世紀後半葉還在上演。韋納達基斯(1843~1907)的第一部戲劇《瑪利亞·多紮帕特裡》(1857)寫威尼斯人占領希臘時期的故事,是一出真正的浪漫主義的作品,深受W.莎士比亞的影響。他後來轉向古希臘戲劇,寫古代的題材。

  1888~1898年間出現瞭一種新型的田園喜劇,劇中有歌詞。這種喜劇力圖擺脫浪漫主義影響,要求接近現實生活。劇中人物是現實的普通人,語言采用俗語(和官方語相對),情節中攙合著民間風俗與傳說。這是戲劇復興的先兆。較重要的劇作是K.科科斯(1856~1891)的《老人尼科拉的古琴》(1891)和《吉阿庫米斯船長》。但這種生動活潑的戲劇沒有持續多久,從1896年起就衰落瞭。

  給現代希臘戲劇復興以最大推動力的,是赫裡斯托馬諾斯(1867~1911)。1901年他在酒神劇場號召雅典文人復興戲劇藝術,隨即成立“新舞臺”,上演用俗語翻譯的歐裡庇得斯悲劇《阿爾克提斯》。赫裡斯托馬諾斯對戲劇演出、舞臺裝置和佈景均有革新,這是現代希臘戲劇藝術的最大成就之一。

  20世紀初年,一些作傢受H.易卜生的影響,開始寫社會問題劇和傢庭問題劇,劇中人物大多是破落的貴族,他們的生活反映瞭社會的蕭條與冷落。代表作傢是G.克塞諾普洛斯。1904年上演瞭他的《伯爵夫人瓦萊雷娜的命運》。該劇的中心人物是一個與周圍的下層社會不相協調的貴婦人。他的作品具有濃重的感傷情調,反映瞭下層社會的悲哀和沮喪情緒,藝術上相當成功。P.霍爾恩(1881~1941)的劇作結合風土人情和傢庭問題劇的特點,觸及社會的創傷與時弊,其《嫩枝》(1921)是一部富於戲劇性的作品,劇中人物的性格有發展。梅拉斯的《幽靈之子》是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作品,受到瞭易卜生的影響。

  N.卡贊紮基斯(1885~1957)是一位著名的詩人。1922年寫《佛陀》和《奧德修斯》,1978年改成劇本。他的一些劇本主題相同,都寫一個孤獨的人明知鬥爭要失敗而依然要去鬥爭。他的劇本語言晦澀,缺少矛盾沖突,不適於上演。

  希臘國傢劇院於1932年成立,迎來瞭一個新的時代。國傢劇院當時由波利蒂斯擔任導演和藝術監督,許多有才華的演員都集中在這個劇院裡。

  K.庫恩(1908~1987)於1942年創立藝術劇院,上演不同流派的作品,推動舞臺藝術的革新。1954年,他上演S.奧凱西、J.-P.薩特、B.佈萊希特等人的作品,力求以新穎的表現手法賦予舞臺以詩的魅力和意境。此外,他還探討過現實主義社會問題劇的表演藝術,導演過美國作傢A.米勒的《推銷員之死》以及各種現代戲劇流派和希臘現代作傢的作品。

  20世紀70年代湧現出大批劇作傢,其中V.齊奧加斯(1937~  )受荒誕派戲劇的影響,寫瞭《蒼蠅的喜劇》。阿納戈諾斯塔基也寫荒誕派獨幕劇,表現青年一代的失望情緒。

  

參考書目

 R.C.Flickinger,The Greek Theater and Its Drama,Chicago,1918.

 P.W.Harsh,A Handbook of Classical Drama,Stanford,1948.

 Linos Politis,A History of Modern Greek LiteratureOxford,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