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西南各省戲劇團隊於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在廣西桂林舉行的一次大規模戲劇展覽活動。簡稱“西南劇展”。

  1943年冬,國民黨統治區的進步戲劇運動處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廣大戲劇工作者為檢查抗戰以來戲劇運動的成績,總結經驗,加強團結,迎接新的鬥爭,希望有一次戲劇界的大集會,於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下,由歐陽予倩、田漢、熊佛西、瞿白音等人提出舉辦西南劇展的倡議。1943年11月,成立瞭由歐陽予倩、田漢漢、熊佛西、瞿白音、丁西林等35人組成的大會籌備委員會,歐陽予倩任主任委員。籌委會聘請廣西省政府主席黃旭初擔任大會會長,並以黃的名義邀請李濟深、李宗仁、白崇禧、陳誠、蔣經國等國民黨上層人物擔任大會名譽會長或指導長,從而使大會得以順利舉行。

  1944年2月15日,西南劇展在廣西省藝術館正式開幕。來自廣東、湖南、廣西、江西、雲南等省的32個文藝團隊,近千人參加瞭大會。開幕式上,歐陽予倩報告瞭大會籌備經過,田漢回顧瞭抗戰以來中國戲劇工作者的戰鬥歷程和所取得的成績。

西南劇展會徽

  西南劇展主要進行瞭“演出展覽”、“資料展覽”、“工作者大會”三項活動。2月16日至5月19日,舉行瞭戲劇演出展覽。廣西、湖南、江西、廣東4省的28個文藝團隊參加瞭演出。除京劇、桂劇、歌劇、民族舞蹈、傀儡戲、雜技、馬戲等節目外,有17個話劇團隊演出瞭21個大型話劇。一些戲劇團隊還聯合公演瞭一批活報劇和獨幕劇。主要劇目有:新中國劇社的《戲劇春秋》、《大雷雨》,劇宣4隊的《傢》、《蛻變》,劇宣7隊的《法西斯細菌》、《軍民進行曲》,劇宣9隊的《愁城記》、《勝利進行曲》,廣西省藝術館實驗劇團的《舊傢》,七戰區藝宣大隊粵語演出的《洪宣嬌》、《蛻變》,中國藝聯劇團粵語演出的《茶花女》、《水鄉吟》,廣東藝專粵語演出的《百勝將軍》、《油漆未幹》,中大劇團演出的《皮革馬林》,中國實驗劇社演出的《飛花曲》,復興劇社演出的《塞上風雲》,祁陽被服廠劇教隊演出的《兩面人》,西大青年劇社演出的《日出》,四戰區藝宣大隊演出的《鞭》等,反映瞭中國戲劇工作者在抗戰劇運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績。演出期間,大會還組織瞭以田漢為首的10人評論團,對會演進行觀摩、指導。

  3月17日至4月5日,大會舉辦瞭為期20天的戲劇運動資料展覽。展出內容有中國話劇運動發展史料,劇作傢的原稿、手札和創作資料,各戲劇團體的工作報告、團隊史、創作演出情況,外國朋友贈送的戲劇資料等,計有各團隊文獻375件,統計圖表56張,作傢原稿、手札等25件,舞臺設計圖64張,舞臺模型62件,京劇及桂劇孤本79件,京劇臉譜163件,劇照、團體照、作傢肖像205幀,總數達1029件,展示瞭中國戲劇的發展歷程,給廣大戲劇工作者進行瞭一次形象化的戲劇運動革命傳統教育。

  3月1日至3月17日大會舉行瞭戲劇工作者大會。會議報告分工作、專題、學術三部分。歐陽予倩的《劇運工作之開端》、田漢的《當前的客觀形勢與戲劇工作者的新任務》、熊佛西的《戲劇大眾問題》、張客的《演劇隊的作風》等,從不同角度探討瞭中國話劇的現狀和發展方向,交流瞭經驗,確定瞭深入群眾,堅持抗戰的基本方針,給與會者以很大的啟發。大會還就“戲劇運動路線”問題、“如何創造民族歌劇”問題、“改革舊劇”問題,先後舉行瞭5次座談會。會議通過瞭36項提案,並作出瞭成立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西南分支及通過《劇人公約》兩項決議。

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海報

  西南劇展是一次在國民黨統治區進行抗日進步演劇活動的空前大檢閱。大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抗戰、進步的原則,通過三項有意義的活動,展示瞭中國西南地區戲劇運動的成果,促進瞭戲劇界的團結,為迎接抗戰勝利作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