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1789~1794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音樂。它標誌著被封建統治階級所壟斷的音樂藝術沖出瞭宮廷與教堂,與廣大人民相結合;革命的音樂傢與人民拿起音樂這一文化武器,作為爭取解放、創造新生活的鬥爭工具。它以其革命的激情,高昂的音調,戰鬥的節奏和廣泛的群眾性為特徵,在音樂史上留下瞭重要的一頁。

  1789年的法國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使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其中包括音樂領域都發生巨大的變革,這種變革深刻影響瞭19世紀紀歐洲音樂藝術的發展。革命中的資產階級對藝術與政治、藝術與現實鬥爭間的關系,對音樂的社會功能等問題的觀點十分激進。革命傢羅伯斯庇爾認為:舞臺上應該隻表現熾烈的愛國主義和熱愛祖國、自由、平等的典范人物。他指出:音樂是一種受政府監督的公民行為,它在集會場所、普通人中間都有自己的地位,而在戰場上更是如此。革命傢米拉波也曾贊嘆:快樂的歌唱及人民的音樂會,在爭取自由的運動中能喚起多大的鼓舞力量!在大革命的整個過程中,群眾性的音樂生活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並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被貴族、教士壟斷的音樂藝術沖出瞭宮廷和教堂,走向街頭、廣場、軍營、俱樂部。當時盛行的各種節日慶典,英雄烈士的葬禮儀式,軍隊的出征和凱旋等群眾集會的場合,群眾性的歌舞,專業合唱隊、樂隊的演唱、演奏是絕不可少的。特別是歌曲成瞭各階級、各政治派別進行鬥爭的工具,哪裡有聚集的人群,那裡就有歌聲。

  革命群眾歌曲的產生和流傳 從1789年革命爆發到1793年雅各賓專政的革命高潮時期,產生瞭3000多首歌曲。1794年“熱月政變”後,隨著群眾權利的逐漸喪失,群眾歌曲及群眾所能參與的音樂活動逐漸減少。這些歌曲的內容非常豐富,幾乎所有大革命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在歌曲裡都有反映。不同階層的法國人民、不同階級的思想感情、政治傾向、理想和信念,都在歌曲中表達出來。絕大多數的歌曲是群眾自己的創作,作者中有熱情的愛國者、革命者,他們在作品上常常標以“愛國者”、“自由共和國公民”、“徒工”、“警衛”、“鞋匠”的署名。流行小調、民歌、舞曲、群眾喜愛的歌劇詠嘆調,甚至教堂的贊美詩,都被拿來填詞。新的歌曲一經產生,立即被遍佈巴黎的歌手們傳播開去。新政權也十分重視歌曲的作用。國民議會定期出版歌集,並在政府公告、傳單、報刊、日歷以至傢庭用品上登載歌曲。其中影響最大的有以下幾首:

  《就這麼辦》(一譯《一切都會好》),是革命初期最流行的歌曲。它記述瞭勝利的巴黎人民自己動手、冒雨修建節日廣場的真實情景,抒發瞭出自內心的歡悅和對未來的信心。用的是舞曲《民族鐘鳴》添上“把貴族吊在燈柱上!”“把貴族統統吊死!”等一些詞句,這些都是當時群眾的口頭禪。這首大膽豪放的歌曲,以其軍鼓般的節奏和回旋曲形式,充分表達出法國人民對封建制度的切齒痛恨和取得革命勝利後的喜悅心情。

巴黎凱旋門浮雕“馬賽曲”

  《卡馬尼奧拉》是法國大革命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歌曲之一。曲名來自意大利的一個地名。1792年,已經喪失政權的路易王室企圖外逃組織反撲,此歌產生於這個陰謀敗露之後。它反映瞭被激怒的人民絕不再寬恕敵人的決心,歌詞中充滿對路易十六及王後和保皇派的辛辣嘲諷。這首歡快、流暢的民間舞曲,具有勇往直前的戰鬥精神。

  《馬賽曲》創作於1792年4月。面對歐洲封建勢力的武裝幹涉,法國人民處在奮起反抗的熱潮中。斯特拉斯堡駐軍軍官C.-J.魯熱·德利爾創作瞭這首戰歌,原名《萊茵河駐軍戰歌》。英勇的馬賽志願軍團高唱它奔赴巴黎,因此而得名,並傳遍全國。戰歌以它威武雄壯、激昂慷慨的音調和大小調式的對比轉換,表現瞭在民族危亡的嚴峻時刻法蘭西兒女奔赴戰場為祖國而戰的大無畏精神。同年它被革命政府宣佈為共和國之歌,1795年正式被定為法國國歌。

  專業音樂傢的創作 法國大革命也給專業作曲傢帶來新的創作天地,他們不再是貴族的屈辱奴仆,而是共和國的平等公民。當時的音樂傢有革命前已著名的F.-J.戈塞克、A.-E.-M.格雷特裡,他們的學生、後輩J.-F.勒絮爾、C.-S.卡泰爾、E.-N.梅於爾及L.凱魯比尼等。音樂傢們各自的政治觀點及與政府的關系並不相同,但都積極地投入到社會生活中去,接受政府的委托,創作各種樂曲,在巴黎各區教唱、指揮或參加群眾性合唱及樂隊的演出,培養戰爭時期的音樂人才等等。他們的音樂活動獲得瞭人民的尊敬和政府授予的榮譽。

  專業作曲傢們為瞭更好地為現實服務,努力探索新的體裁與表現手法。適應露天廣場、群眾性集會的大型聲樂、器樂作品,如頌歌、進行曲、交響曲、軍樂合奏曲等大量產生。這些作品普遍具有一種新的音樂風格:號召性、雄辯演說式的音調,鮮明的、進行曲式的節奏,簡練的和聲,擴大瞭的合唱或樂隊的配置等等。由這些因素所匯成的宏大的音響,體現出革命時期所特有的嚴峻激昂、慷慨雄壯的氣質。代表性的作品有:戈塞克的《七月十四日之歌》、合唱《人民,覺醒吧!》、頌歌《人類的最高主宰頌》、樂隊合奏曲《哀悼進行曲》;梅於爾的《出征歌》、《凱旋──和平贊》、《共和國的贊美詩》;達列拉克的《大炮之歌》;勒絮爾的頌歌《法蘭西共和國凱旋頌》、《熱月九日頌》;卡泰爾的《軍隊交響曲》、《軍隊進行曲》;凱魯比尼的《友誼頌》等。其中,戈塞克的《哀悼進行曲》以其新穎大膽的音響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他在配器中加添瞭單簧管、蛇形大號(彎管)、長號,通過樂隊音區音色的尖銳對比,近乎誇張的休止符的運用,沉重的鼓聲,顫抖的鑼聲,造成強烈的、滯重哀悼的氣氛。這種“葬禮進行曲”的形式,直接影響瞭L.van貝多芬、H.柏遼茲的創作。梅於爾的《出征歌》,享有“第二馬賽曲”之稱,是專業作曲傢的創作歌曲中最為成功的一首,在群眾中廣為流行。

  歌劇創作的新傾向 革命政權下令解散一直受到封建王室庇護的意大利歌劇院,禁演一切表現王室貴族的劇目,作曲傢紛紛創作現實題材的音樂戲劇。戈塞克的《獻給自由神》、《共和國的勝利》,格雷特裡的《共和國的女代表》等,都是根據某一重大政治事件所寫的具有鼓動宣傳性的時事劇。劇情並不復雜,舞臺上主要表現一種熾熱的時代氣氛和人民群眾歡慶勝利的歌舞場面。音樂多用合唱,並穿插流行的革命歌曲,舞蹈音樂占較大比重。此外,以古喻今的歷史題材的歌劇如格雷特裡的《威廉·退爾》,梅於爾的《約瑟》以及後來被稱為“拯救歌劇”的嚴肅歌劇也很盛行。拯救歌劇的情節多半是:為自由而鬥爭的勇士,因反對暴君遭到關押,當生命受到威脅的關鍵時刻,意外地得到朋友、愛人或正義力量的解救。貝爾東於1790年根據真實事件寫的《修道院裡的暴行》,是這類歌劇的第1部作品。勒絮爾的《山洞》、凱魯比尼的《洛多依斯卡》、《兩天》等都是這類歌劇中影響較大的作品。凱魯比尼是革命時期成就最大的一位作曲傢,特別是他的歌劇創作。最著名的《美狄亞》取材於希臘神話,歌劇中復仇女神美狄亞的形象,在道德及哲理上都與大革命的觀念有著內在聯系。拯救歌劇繼承瞭經過格魯克改革的意大利正歌劇的傳統,並吸收瞭法國喜歌劇的特點,形成一種綜合性的音樂風格:充滿激情的悲劇性的大型詠嘆調和輕松的風俗性歌謠兼而有之,音樂中富於動力性的發展,緊張、陰森環境氣氛的渲染,恐怖與歡樂兩種對立情緒的突然轉換等,都為後來的法國大歌劇的產生做瞭準備。

  在法國大革命疾風暴雨中產生的音樂創作,絕大多數沒有成為音樂藝術中的精品,但在歐洲音樂史中,卻產生瞭深刻影響。革命時期所呈現的音樂狀況,群眾在音樂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作曲傢為表現自己所追求的理想而在形式上進行的大膽探索,這些涉及藝術與生活真諦的現象,啟迪瞭後人,促進19世紀音樂藝術向更深更廣的領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