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

  中國近代教育活動傢,清末洋務派首領之一。字孝達,號香(薌)濤,晚年自號抱冰老人,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於貴州。咸豐二年(1852)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探花,入翰林院授編修。1867年後曆歷任浙江鄉試副考官,湖北學政,四川學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山西巡撫,兩廣總督和湖廣總督等職。光緒三十三年(1907)起任軍機大臣,兼管學部。宣統元年八月十四日病歿於北京。

  中國封建社會日益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化時期,張之洞的思想與活動,與隨著當時政治經濟的變化而有所發展。但他始終站在封建統治階級立場,竭誠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早年在京與張佩綸等號稱“清流派”,從統治階級根本利益出發,糾彈朝政。光緒五年(1879),前後上20餘疏,劾崇厚屈從沙俄,要求“斬崇厚,毀俄約”。

  中法戰爭中,起用馮子材,擊敗法軍。在粵六年,得到英、德等國支持,開設槍彈廠,籌建粵洋水師,逐步向洋務派轉化,力圖以辦洋務來為封建王朝振衰起弊,並借以增強自身實力。到鄂後,更開辦當時遠東最大的漢陽鐵廠,以及槍炮廠和紗佈絲麻四局等洋務企業,籌辦蘆漢鐵路,成為唯一能與李鴻章抗衡的洋務派首領。戊戌變法中,曾列名強學會,資助《時務報》,繼而著《勸學篇》,企圖把變法運動納入封建統治階級可以接受的軌道。義和團運動時期,與帝國主義策劃所謂東南互保,阻遏民眾反帝鬥爭。1906年,鎮壓萍醴瀏起義、破壞日知會,反對資產階級革命。

  張之洞40多年的仕宦生涯,沒有中斷過興學育才的教育活動。他認為中國不貧於財,而貧於人才。在學政任內,以端品行、務實學兩義訓勉學生。早年在湖北辦經心書院;到四川,又設尊經書院,編撰《撚軒語》、《書目答問》,開列古籍2200餘種,加以要言不繁的按語,為學生讀書、修養指點門徑。他主張通經學古,反對空疏繁瑣的學風、文風。又設尊經閣,捐俸置四部圖書數千卷;開辦印刷局,刊行經史諸書。奏陳整頓試場積弊八條,主張要治民心先治士,法不貴嚴、貴在必行。他還親自講學、主考、批閱試卷;屢為統治階級破格選拔薦舉人才。中法戰爭後,在粵開辦洋務學堂,如黃埔魚雷學堂、電報學堂、廣東水陸師學堂,為洋務活動培養軍事技術人才。同時繼續開辦書院,如廣雅書院,並首創廣雅書局,刊行廣雅叢書。甲午戰爭後,在兩江、湖廣總督任內,辦學范圍進一步擴大,包括軍事、農工商實業和方言等,如江南陸軍學堂、湖北武備學堂、江南儲才學堂、江南鐵路學堂、湖北農務學堂、湖北工藝學堂、武昌自強學堂、湖北方言學堂。1898年前後,按學堂章程多次對兩湖書院等進行改革,使之納入近代學校規制。辛醜條約後,為迎合清廷新政需要,1901年與劉坤一會奏“變通政治人才為先”等三折,建議對教育進行一系列改革,如設立文武學堂,酌改文科、停罷武科的科舉制度。獎勵遊學,多譯洋書等。1903年受命會同張百熙、榮慶厘定學堂章程;博考日本等國學制,在1902年制定的學制基礎上,制訂瞭中國第一個正式頒行的近代學制──《奏定學堂章程》即癸卯學制。他多次提出宜首先急辦師范的主張,湖北師范學堂、三江師范學堂等即在此時成立。所辦各級各類學堂形式上多具有資本主義近代學校的一般特點,教學內容增加外國語和天、地、兵、算、聲、光、化、電等近代科目,對清末教育改革影響很大。他尤為註重出國遊學,清末以督撫名義向日本選派留學生以湖北地區為最早最多,所學習專業甚廣。為遏制留學生反清革命活動,1903年與日本駐華公使商訂《約束鼓勵出洋遊學生章程》等。他曾多次主張變通科舉,1905年9月,與袁世凱等督撫奏請立停科舉以廣學校,被清廷采納。在中國實行瞭1300年的科舉制度,至此宣告廢止。面對資產階級革命思潮的興起和發展,1907年他在湖北經心書院舊址設存古學堂,提倡保存國粹,專研經史詞章,但收效甚微。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張之洞的基本思想。這種思想從理論上加以系統總結和闡述是1898年4月在他所寫的《勸學篇》中完成的。所謂“中體西用”,其實質是以西方的知識技藝來維護清王朝的封建統治;“癸卯學制”即以此作立學宗旨,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