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戲曲演員常借助手中的扇子做出種種動作,用以表現人物的感情。因須經專門訓練,運用時方能得心應手,故列為基本功。生、旦、淨、醜各行腳色皆有此功,但以小生、花旦、閨門旦等使用最多,技巧更為豐富。戲曲舞臺上使用的扇子,有大摺扇、小摺扇、團扇(宮扇)、羽扇、蒲扇、竹扇、鵝毛扇、芭蕉扇等多種。基本動作大體有揮、轉、托、夾、合、遮、撲、抖、拋等。通過這些動作的組合,配合身段,可以衍化出各種舞姿,以表現人物情緒,刻畫人物性格。昆曲《牡丹亭·遊園》的杜麗麗娘、春香,《紅梨記·亭會》的趙汝舟;京劇《貴妃醉酒》的楊玉環,《拾玉鐲》的傅朋;蒲劇《火焰駒·賣水》的梅英;山東柳子戲《玩會跳船》的公子以及川劇的許多劇目中都有運用扇子的技巧,各具特色。為避免純技術的賣弄,傳統表演中又有“有扇如無扇,用扇不見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