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南戲作品,全名《楊德賢婦殺狗勸夫》。作者不詳。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提到元末明初時徐撰南戲《殺狗記》。徐字仲由,浙江淳安人,洪武初年曾被徵召,但他不肯出仕,著有《巢松集》。《殺狗記》在徐之前就已有流傳,明徐渭《南詞敘錄》“宋元舊篇”中有《殺狗勸夫》。徐也可能是這部作品的改編者。《殺狗記》現存明代汲古閣刊本。全劇36出,描寫富豪子弟孫華與市井無賴柳龍卿、鬍子傳交往,把同胞兄弟孫榮趕出傢門。孫華的妻子楊月貞屢勸不聽,便殺瞭一條狗,偽裝成死屍放置門外外。孫華深夜歸來,大驚,急忙去找柳龍卿、胡子傳,柳、胡推脫不管。孫榮卻不記前恨,幫他把“屍首”埋掉,使孫華深受感動,於是兄弟重新和好。這出戲對封建宗法制傢庭內部的矛盾和封建傢長的專橫暴虐有所揭露。作品提倡“親睦為本”、“孝友為先”、“妻賢夫禍少”,維護封建倫常秩序的說教氣息比較濃厚。劇本語言通俗、質樸,具有民間文藝的特色,但也有運用典故過多的缺點。劇中比較成功地刻畫瞭柳龍卿、胡子傳的無賴相,對酒肉朋友之間的種種欺詐行徑,描繪得頗為生動。元雜劇後期作傢蕭德祥作有《楊氏女殺狗勸夫》雜劇,故事情節與《殺狗記》大致相同。對這兩部作品的先後關系,學術界有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