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曲種。流行於湖北天門等地。源於唐代的三杖鼓。以拋耍三根特制的鼓棒擊鼓伴唱而得名。明沈德符《顧曲雜言》載:“吳下向來有婦人打三棒鼓乞錢者,餘幼時尚見之。”說明明代已有此曲種,後流入湖北,並在竟陵(今天門縣)一帶盛行。清代末葉與鳳陽花鼓合流,流傳漸廣,及於湖北沔陽、洪湖、潛江、京山、麻城、沙市、宜昌、恩施等地;並流傳到湖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江西、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三棒鼓還隨著藝人流傳到過英、法、義大利、馬來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印尼、越南、文萊、柬埔寨、老撾、緬甸、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國。

  三棒鼓是一種技藝獨特的走唱形式。演唱不插道白。表演分單人和雙人兩種。單人表演者自己拋耍三根嵌有銅錢的鼓棒擊鼓伴唱,並敲掛在鼓側的馬鑼。雙人表演則一人丟棒擊鼓,另一人奏馬鑼,二人對唱。三棒鼓的鼓面直徑七寸五分、高四寸。三根鼓棒,每根長七寸,鑿三個不同側面的小方孔於棒上,嵌入銅眼錢。三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銅錢。三棒鼓丟打起來,眼錢相互碰擊,鼓棒上下翻飛,落鼓合拍成音。丟打三棒鼓的技藝約二、三十種,有“金線吊葫蘆”、“姑娘紡棉紗”、“白蛇吐飛箭”、“麻雀鉆竹林”、“烏龍攪水”、“跛簸箕”、“砍四門”、“單跨花”、“雙跨花”、“單背花”、“雙背花”、“織佈”、“絞花”等。三棒鼓唱詞通俗,詞句簡短,每段押韻。唱詞結構各地不同,較常見的句式有“五、五、七、五”句,四句一組。還有“五、五、七”句,三句一組。三棒鼓的聲腔風格樸實,委婉低沉。由於拋棒擊鼓有嚴格規律,歌唱時節奏平穩,變化不大。

  三棒鼓的傳統曲目,大多反映舊社會人民的痛苦及對統治者的不滿,如《逃水荒》、《宣統皇帝坐金鑾》、《開門曲》、《十恨》等。也有以描敘古人和四時景色為題材的曲目,如《十繡》、《唱八景》等。還有一部分曲目是采自民間的民歌小調,如《月望郎》、《孟薑女》、《嘆五更》等。三棒鼓很少演唱故事情節曲折的段子。隻是到20世紀40年代末期,有的藝人流浪到浙江紹興時,曾用三棒鼓演唱過《十八相送》、《十裡亭》、《訪友》等曲目。三棒鼓的現代曲目有《繡十景》、《繡花》、《我們湖鄉新事多》、《敲鑼打鼓上北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