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表演基本功之一。髯口,即戲曲人物所戴的假須。戲曲表演中,常借助舞弄髯口的動作來展示人物的心情,俗稱“耍髯口”。耍髯口的技巧,有摟、撩、挑、推、托、攤、捋、抄、撕、撚、甩、繞、抖、吹等多種。其中有些是單項動作,有些可以組合起來連貫使用,必須與舞蹈身段密切配合,才能表達人物的思想情緒,如:摟髯多用於昂首高望或低頭俯視;撩髯多表現思忖、自歎;挑髯多表現觀看、暸望;推髯多表現沉思、觀望;托髯、攤髯多表現深思、感歎;捋髯多表現安閒、自得;抄髯、撕髯多表現氣憤、喜喜悅或觀看;捻髯多表現思考;甩髯多表現憤慨、激怒;繞髯多表現喜悅、得意;抖髯多表現驚怕、畏懼或氣惱、病弱;吹髯多表現生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