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中各式假須的統稱。又稱“口面”。用犛牛毛或人發製成。從山西明應王殿元代戲曲壁畫(見彩圖)來看,早期的髯口似用細繩所拴,三綹髯、滿髯都較短,緊貼面頰,接近寫實。後來改用銅絲作掛鉤,趨向誇張、裝飾,式樣上也逐漸豐富。髯口的改進,同演員註意利用髯口做種種身段動作以刻畫人物的情緒、性格有關,並由此而形成“髯口功”。各式髯口的色彩,一般有黑、灰(稱為“黲”、“蒼”或“花”)、白三種,以區別角色的年齡。少數形貌怪異或性格暴烈的人物及神怪,也有戴紅髯、紫髯、藍髯、黑黑紅二色髯的。個別劇種還有戴紅黃藍白黑五色髯(如粵劇扮金兀術、方臘、東海龍王用的“紮髯”),這種過於怪異的髯口未能流行。髯口的式樣很多,其中短髯的式樣又比長髯豐富。現在戲曲舞臺上常用的髯口式樣,主要有以下十多種:

山西洪洞明應王殿元雜劇壁畫1324年

  三髯 簡稱“三”。長髯分三綹,適於表現文雅、清俊的人物,多用於生腳扮演的各種文武角色。

三髯

  滿髯 簡稱“滿”。是連腮長髯的誇張表現。主要用於體格壯實的上層人物。生、凈腳色所扮演的正、反面人物形象均有戴滿髯的,但凈腳用的滿髯又比生腳所用長些,最長的人發黑滿有70多厘米。

滿髯

  紮髯 簡稱“紮”。是露口的滿髯,即將滿髯中間一片剪與嘴齊,下邊另有一片吊在頦下,適於表現性格粗豪、好勇狠鬥的人物,為凈腳專用。戴紮髯的角色,都要在鬢邊插“耳毛子”。

紮髯

  醜三髯 是三髯的縮短變細,適於表現寒酸或猥瑣的文人、小官吏。為醜腳專用。

  二濤髯 即較短的滿髯,昆曲直稱“短滿”,用於體格壯實的下級官吏、傢院之類人物。過去昆曲用得較多,現在舞臺上不甚講究,一般中軍、傢院也多戴滿髯瞭。

  夾嘴髯 即較短的紮髯。昆曲中的二面用得較多,一般不插“耳毛子”,表現人物的范圍要比紮髯寬泛。

  一字髯 是極短的滿髯,形如一字。故名。

一字髯

  二字髯 是極短的紮髯。“一字”與“二字”大都表現不事修飾的粗魯人物,以及不蓄須的僧人。昆曲《千忠戮·慘睹》中的建文君,即戴黑一字(也有戴黑二字的),表現他在流亡途中,裝作僧人模樣,剪去瞭長須。(見彩圖)

在昆曲舞臺上演出的李玉《千忠戮》(俞振飛飾建文君,鄭傳鑒飾程濟)

  虯髯 即二字髯而濃密蜷曲者。昆曲叫“卷絡二字”。舊時《山門》中的魯智深戴黑一字,後改戴虯髯,更有利於表現人物豪放不羈的性格特色。(見彩圖)

郝壽臣(京劇《野豬林》魯智深)

  八字髯 兩撇短須,形如八字,故名。多用於醜扮的師爺、江湖術士一流人物。

八字髯

  二挑髯 兩撇短須向上挑起,形如倒八字。多用於武醜扮演的武藝高強而又幽默、機敏的人物。

  吊搭髯 又稱“八字吊搭”,即在八字髯的基礎上,下頦又吊有一綹短須,懸空搖蕩。多用於性格詼諧或者品行不端的文人。

吊搭髯

  四喜髯 八字髯再加兩腮的兩撮胡須。

四喜髯

  五撮髯 又稱“四喜吊搭”,即在四喜髯的基礎上,又加下頦的一綹胡須。“四喜”與“五撮”多用於醜扮的各種下層人物,如樵夫、船公、禁卒、老軍等。個別醜扮的將領,為表現其性格幽默和不事修飾,也用這類髯口,如程咬金。

五撮髯

  以上這些常用的式樣,加上色彩的不同和尺寸上的若幹區別,就有瞭許多變化,故戲曲劇團常備髯口有數十種之多。髯口中還有一些是專人專用的,如關羽,原戴三髯,後為突出表現他的美髯,創制出五綹髯,用人發制成,為關羽專用,故又稱“關公髯”。三國戲中的另一個人物──司馬師,戴的黑滿髯上要另加一縷紅髯,以表現他患眼瘤,長須為流血所污。水滸戲中的劉唐,在所戴黑紮或黑二濤髯中夾幾綹紅髯,稱為“劉唐髯”。

五綹髯

  清末以來,又有各種改良髯口,其掛鉤較細,緊貼腮邊,全都露口,尺寸也較短。這在某些劇種如越劇及某些新編歷史戲中用得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