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書法繼宋、元帖學而發展,可分為早、中、晚三期。

  早期 明初書法僅沿襲元代傳統,尚未形成特色,當時著名書法傢有三宋,即宋克、宋璲和宋廣,及在宮廷供職的詹希元、杜環等。

  宋克在明初書法藝術成就最高。他兼善章草、楷、行和草書。章草筆劃瘦勁挺拔,以健美見長;行、草書也吸收瞭章草的波勢。他的書法古雅遒勁,技藝嫺熟。宋璲工篆、隸、楷、草書,字畫遒媚媚。宋廣善行、草書,其字熟媚。詹希元善榜書,出於唐代楷書,當時宮殿、城門的匾額等均出自他手。宋璲、杜環曾任中書舍人,詹希元任鑄印副使,都是直接為皇帝服務的禦用書法傢。三宋及詹希元等人書法的平正、嫻熟,為臺閣體開瞭先路。

宋克:《書張懷瓘論用筆十法》

  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下令征召天下善書人,授中書舍人官職。分別值武英、文華殿,繕寫內閣擬定的詔令、典冊、文書等。其書法有著統一的要求和體格,人稱臺閣體。臺閣體的代表書傢有二沈。即沈度、沈粲兄弟。此外還有滕用亨、陳登等。

  沈度,善楷、隸書,師虞世南,而更加圓熟遒媚。以後薑立綱,變二沈體為方整,結法圓熟端勁,亦頗為世重。

  中期 商品經濟的發展,使江南地區的蘇州、杭州、揚州等城市不僅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也成為文人薈萃的文化中心,文壇上出現瞭大量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藝作品,文人書法也重新抬頭。書法傢們將興趣轉到古代書法上,他們試圖從中汲取營養。如李東陽學顏真卿、李陽冰,吳寬學蘇軾,沈周學黃庭堅,張弼、張駿學張旭、懷素等。經過多方的摸索,加之他們都具有較深的文藝修養,因而他們的書法在繼承優秀傳統基礎上更講求形式美和抒發個人情懷,終於在蘇州出現瞭吳門派書法。他們的代表人物是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等。

沈粲:《梁武帝草書狀》

  祝允明小楷師鍾繇、王羲之,狂草師懷素、黃庭堅。他潛心研究古法,出入變化,自成面貌。文徵明楷書師鍾繇,行草出於《聖教序》,並兼蓄唐、宋、元諸傢之長,大字專法黃庭堅,小楷取法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成就最高。其書以功力取勝,風格娟美和雅;子弟、門生最多,影響很大。王寵精小楷,亦善行草書,師王獻之、虞世南,書風樸拙疏秀。此期書法,以小楷書最為著名。臺閣體書傢因有書典冊的職事,亦都擅小楷。吳門三傢也以小楷成就最為突出。但他們為瞭糾正臺閣體整齊劃一、缺乏藝術意蘊的弊病,取法魏晉,強調表現書法的天籟之美。有意使點畫的長短曲直,各隨字態,筆畫繁者令大、簡者令小,斜正疏密,方圓穠纖,一任自然。草書是3傢傳世作品最多的一體。文徵明得其法度謹嚴,王寵得其疏拓遒美。他們都絕少三、五字相連屬的現象。偶有兩字相連者,也都順筆勢輕輕引帶而過。即便是跌宕奇特、縱筆飛書的祝允明的狂草,也莫不如此。他們繼承以真作草的古代傳統,點畫分明、出規入矩,同時保留瞭狂草變化多端的藝術特點。祝、文、王三人的書風又有所不同:祝允明才華橫溢,書學廣博,生活上不拘小節,其書法也不拘一格,縱橫散亂,時出病筆。但隻要是他的用心之作,其精采之處,又常為別人所不能企及。文徵明則與之大相徑庭:他生活檢束,恬靜清淡。一生書風嚴謹,老而彌篤。其書亦法度有餘,遒勁和雅。王寵少負才華,儀表軒昂。隨意賦詩作書,不務功名利祿,大有晉人遺風。其書出自王獻之,疏拓蕭散,於樸拙中流露出爽爽風神。另外,在祝、文、王等周圍,還雲集著一批書法傢。如陳淳、文彭、文嘉、周天球、王穉登等人,都是屬於吳門派的書法傢。所以當時有“天下書法盡歸吳門”的說法。

  晚期 隆慶、萬歷以後,書壇還出現瞭許多風格獨特和成就卓著的書法傢。如徐渭、邢侗、張瑞圖、董其昌、米萬鐘、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

米萬鐘:《草書詩》

  徐渭以他縱橫馳聘的行草書來抒發胸中的鬱憤。繼之而起的是邢侗、張瑞圖、董其昌、米萬鐘等四人。邢侗廣師晉、唐、宋諸名傢書法,留有許多臨摹古帖作品。其書法筆力矯健、沉著圓渾,得力於鍾繇、王羲之。張瑞圖書風奇逸,於晉、唐書法外另辟蹊徑,用筆體勢多方側,給人以古怪奇特之感。米萬鐘與宋代米芾同宗,專學米字,筆法沉著渾厚,在北方以書法擅名達40年之久。此外,還有創草篆的趙宦光,專工隸書的宋玨等。但在晚明書壇,影響最大,開一代書風的應推董其昌。

  董其昌兼工楷、行、草書。他從17歲開始學顏真卿《多寶塔》,進而師法晉、唐、宋名傢。一生取王羲之的姿媚風神、顏真卿的粗拙樸茂、宋人書法的率意自然,形成生拙秀雅的書法風格。在書法理論上,他強調書法貴有古意,認為書法必須熟後能生,即以生拙之態來掩飾技法的嫻熟,借以表現書法的“士氣”。他重視書法傢的文化藝術修養,主張多閱、多臨古人真跡,強調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以提高藝術的悟性。這些,與他在繪畫理論上提出的南北宗論是相通的。董其昌創造瞭一種似乎不食人間煙火的秀雅風格。由於當時社會矛盾的激化,他的書法沒有立即引起強烈反響。而在清初社會安定後,很快受到統治者的重視和提倡。另外,明晚期黃道周的敧側倔強,倪元璐的異理新態,王鐸、傅山的沉著雄深,都反映瞭明王朝覆滅前10~20年間書壇的巨大變化,這變化一直延續到清代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