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雜劇作傢。一作戴善甫。生卒年不詳。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江浙行省務官,與《柳毅傳書》劇作者尚仲賢同裏同僚。作雜劇5種,現存《陶學士醉寫風光好》,有《元曲選》等刊本;《柳耆卿詩酒翫江樓》存部分曲文。《風光好》寫宋初翰林學士陶穀出使南唐,意圖遊說,被羈留館驛。南唐大臣韓熙載等定計,以金陵名妓秦弱蘭裝扮為驛吏的寡妻引誘陶穀。陶書寫〔風光好〕詞贈與秦氏。故事見《玉壺清話》,是陶穀在後周做官時的事情。劇中寫到因真相揭穿,陶穀無顏回宋,隻好投奔吳越錢俶,後與秦弱蘭蘭團聚,則是出於虛構。作品對陶穀的文人無行作瞭辛辣的諷刺。他那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的面目,恰與其調風弄月、竊玉偷香的行徑形成瞭對照。作者以同情的筆調描寫瞭秦弱蘭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動。她的行動並非出於自己的意志,有著作為樂妓的悲哀,希望從“煙花簿”上勾抹瞭自己的名字,獲得正常的傢庭生活。這個藝術形象的塑造給作品帶來瞭抒情的色彩,也是元代藝人遭際的真實寫照。明沈采《四節記》卷4《陶秀實郵亭記》劇情與《風光好》相同,已佚。